新生BB 的屁股仔皮膚幼嫩,但長期包裹在尿片下,尿液和糞便會提高相關部位皮膚的酸鹼度,削弱了皮膚天然抵禦刺激物質的能力,當有害物質進入BB身體時,需要較長時間將物質排走。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用清潔濕巾清潔BB的屁股仔及敏感部位,每天都至少用上數次。如果清潔濕巾含有刺激BB皮膚的物質,可能會殘留在BB幼嫩的肌膚上,甚至慢慢被吸收。刺激的物質可能會令BB 出紅疹呢!

消費者委員曾經檢視多款不同的清潔濕巾樣本,發現當中有不少必須關注的成分。
異噻唑啉酮類 (isothiazolinone) 防腐劑

近年,含有「甲基異噻唑啉酮」 (methylisothiazolinone, 簡稱MIT/MI) 的個人護理產品均令不少幼童和成人出現接觸性過敏反應,嚴重的情況會令患者出現紅腫、起水泡、皮膚裂開等等,致敏的情況有越見普遍的趨勢。
至於其他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例如 CMIT/MIT 混合物和BIT,兩者同樣有致敏的風險,家長要注意喔!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 (paraben) 防腐劑

這類物質急性毒性較低,但有機會透過皮膚吸收進入人體。雖然致敏性較其他類型的防腐劑為低,但仍有致敏風險,特別是有傷口的位置,部分亦有干擾人體荷爾蒙水平的疑慮。
苯氧乙醇 (phenoxyethanal) 防腐劑

這種防腐劑常用於製造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帶有淡香味。其致敏性低,亦不屬於荷爾蒙干擾物質,不過可透過皮膚吸收。在動物實驗顯示長時間接觸有機會損害肝臟。嬰幼兒攝入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令BB 出現嘔吐、腹瀉、脫水等症狀。
其他可致敏成分

常見令人致敏的成分還有香料、可致敏香料成分 (如:benzyl alcohol)、可釋出甲醛的防腐劑、羊毛脂等。家長買嬰兒用品時要留意有沒有這些成分啊!
當家長要用清潔濕巾幫BB抹乾淨屁股仔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留意適用範圍和成分
使用前,家長要留意產品的適用範圍和成分標籤,及盡量避免選用含已知可致敏成分的產品。
如產品含有防腐劑或成分資料不全,都不建議用於清潔嬰幼兒的眼睛 、嘴巴 及口腔 。
留意使用期限和衛生狀況
使用前要留意產品使用期限的資料,確保不會用了過期產品。家長可以留意產品包裝上有沒有這些較全面的資料,例如:生產日期、有效期限、開封後使用期等。
留意存放環境
避免將清潔濕巾存放於高溫、潮濕 的環境,例如浴室 、濕巾加溫器或攜帶到戶外使用。
因為這樣容易令防腐劑失效,而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問題。因此並不建議使用濕巾加溫器。如要攜帶外出使用,則建議選用小包裝產品。
習慣由前向後抹
適當的清潔習慣可減低嬰幼兒接觸到化學物質的劑量,家長一般在脫去舊尿片時要提起BB雙腳,然後用尿片前端較清潔的部分由前向後抹,初步抹走一些排泄物 。
幫BB女清潔時亦須特別注意清潔的方向,要習慣用濕巾由前向後抹,因為若由肛門位置抹向尿道,有機會將細菌帶到尿道,令BB增加患尿道炎的機會。
用後過水
家長在使用濕巾幫BB清潔後,可考慮過水,或使用沾濕清水的棉花抹淨BB皮膚,以減少化學物質殘留在BB的皮膚上。
勿丟進馬桶內
清潔濕巾一般較堅韌,材料通常是不織布料或聲稱加厚製造。這些材料一般不溶於水,如棄置在馬桶內容易造成淤塞的問題。
(資料來源 : 消費者委員會)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應否讓嬰兒吸吮奶嘴呢?】
不少父母對要不要讓寶寶吸吮奶嘴有很多疑惑。
相信大部分父母都肯定奶嘴有安撫孩子的功能,但又擔心孩子太依賴它以後很難戒掉,又怕它會影響孩子的牙齒和嘴型,所以常有所猶疑。
其實奶嘴有它的好處,也有壞處。只要正確使用就能得到它的好處,避免它的壞處了。 → 繼續閱讀

【預防嬰兒猝死 要確保寶寶睡眠安全】
照顧初生嬰兒一定要萬分小心,否則很容易釀成嚴重意外!
特別是初生嬰兒的睡眠狀況,新生BB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狀態,睡得安穩是很重要的。
新生BB不懂翻身,父母需要有危機意識,為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也可以讓父母睡得安心。
→ 繼續閱讀
One thought on “呵護BB屁股仔 揀啱濕紙巾可減紅疹敏感機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