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4~6歲兒童認知發展

16 December 2019

踏入四歲,孩子已上了幼稚園一段時間。
他看似精力旺盛,老是四處跑,其實他正從中學習和汲取經驗。
有時他愛指使別人,甚至在行為舉止上帶點攻擊性不聽管教
只要給他一點時間,到了五歲左右,孩子就會表現得比較合作和有自信。


快 6歲大的孩子可以有以下認知發展的能力

這階段孩子會經常發問,也開始運用簡單的邏輯推理來找出事情是怎樣發生和運作的。
可是他的推理能力仍然有限,同時亦多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來判斷事情。
在這段事期,孩子的另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在玩耍時表現得更富創意。


如何促進孩子的發展?

► 理想的社交技巧及情緒發展,是成功人生的關鍵,無論對孩子在家中、學校、遊樂場上,以至將來在社會上立足都相當重要。
► 孩子需要測試自己的能力和所作的決定,藉此來提升自信解決問題的能力
► 嘗試給他提供不同的學習環境,體諒他在學習獨立過程中的需要,向他表露你的支持鼓勵
► 即使你覺得他在挑戰你,或者違反你曾經與他設定的規則,也請保持冷靜,並對他作出堅定的管教明確的指導


可以做的事:

每天抽時間跟孩子單獨談話,聽他細訴令他興奮或擔憂的事情
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和討論故事的內容
透過日常活動或一起閱讀的時間談論遵守規則、學習用和平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和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幫助他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感受、需要和想法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並給予指導
鼓勵孩子去獨立照顧自己
讓孩子跟友伴玩耍
鼓勵他玩假裝遊戲,同時你也可以參與其中
孩子使用電子屏幕媒體每天須少於一小時,應選擇合適的遊戲和節目內容,並跟他講解
鼓勵孩子每天最少有三小時不同的運動,包括最少一小時中至強度的身體活動,如玩滑梯、盪鞦韆、跑步和踢球,除了能增強體力,也可讓他的精力得以宣洩
帶孩子到不同的環境,如公園、遊樂場、動物園、圖書館、博物館等,讓他探索和學習


爸媽可以選擇的玩具

🧩️ 可以用來玩假裝遊戲的玩具,例如:迷你茶具、玩具屋、玩具車和車房、玩具動物、機械人、玩偶等
🧸️ 能讓孩子發揮創意的家居用品或玩具,例如:積木和泥膠
🧩️ 美術或手工材料
🧸️ 各種球類
🧩️ 拼圖
🧸️ 桌面遊戲,可加強訓練孩子輪流和遵守規則
🧩️ 具教育意義的互動電腦軟件
🧸️ 故事光碟、錄影帶或有色彩繽紛插圖的圖書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發展速度。
以上資料只作為孩子在發展上轉變的參考。即使孩子在某方面的發展進度與上文不同,只是表示他可能在這些方面需要多點關注,父母亦不必過份擔心。


如有以下情況,應請教醫護人員:

孩子快五歲,可是卻:

🎯 在行為舉止上過於帶攻擊性
🎯 過於害羞,膽小或情緒不穩定
🎯 上課時明顯地比其他同學容易分心和不專心
🎯 對其他小孩不感興趣,也不參與別人的遊戲
🎯 在家或在學校不能聽從指示
🎯 未能複述簡單的事情
🎯 未能用成人般的句子表達
🎯 說話不清楚如發音不清楚、口吃等
🎯 學習一些概念時有顯著的困難
🎯 體能活動顯得笨拙
🎯 用筆或簡單用具時顯得笨拙
🎯 視力或聽覺不佳
🎯 在學校有其他學習或問題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發展有任何疑問,可向母嬰健康院、家庭/兒科醫生或有關醫護人員查詢。

資料來源 : 衞生署母嬰健康院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兒童發展】3~4歲兒童認知發展
經過了兩歲這個「Trouble Two」階段,孩子開始步入學前期(3~6歲),一個充滿著幻想的「玩樂時期」。他將會學習獨立地自理控制自己回應別人的感受。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正為日後上學作好預備。在未來的三年內,孩子的活動能力會變得更靈活 → 繼續閱讀


【兒童發展】2~3歲兒童認知發展
過了兩歲,孩子的生長和體能發展速度會相對地減慢下來。不過,他的智力、語言、社交技巧和情緒發展卻突飛猛進。隨著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他對自己及環境的操控能力亦增加,與此同時你和其他人對他的期望亦會不斷提高;這種衝擊對你和孩子的情緒控制,的確是一項挑戰。 → 繼續閱讀


【兒童發展】1~2歲兒童認知發展
一歲生日過後,孩子已踏入幼兒期。隨著他能開始走路和說話,他會變得獨立些。孩子會測試自己的自主能力,尋找自己的能力界限。過程當中,他看似用各種方式去試探爸媽的底線,彷彿跟爸媽作對,令爸媽生氣。
→ 繼續閱讀


【認識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
🧐點解仔仔成日搶人玩具?
😔同囡囡講完要排隊, 轉個頭又唔跟秩序?
道德發展是不斷發展的動態歷程,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隨經驗增長、時空環境變遷等因素,逐漸建立與他人互動的道德原則。
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尚.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歷經三個階段 。 → 繼續閱讀

【兒童發展】3~4歲兒童認知發展

1 December 2019

經過了兩歲這個「Trouble Two」階段,孩子開始步入學前期(三歲至六歲),一個充滿著幻想的「玩樂時期」。
他將會學習獨立地自理控制自己回應別人的感受。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正為日後上學作好預備。

在未來的三年內,孩子的活動能力會變得更靈活協調,可參與簡單的體育活動。他擁有靈活的手部活動,加上較佳的專注力,可以開始學習寫字。
智力發展為他打開廣闊的知識世界之門,讓他探索學習。由於孩子已掌握語言的基本技巧,他將能更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要求、感受和想法
雖然他或會與你討價還價,但也會學習如何取悦你。
他亦開始察覺到別人的感受和需要,接受別人的看法,從而學習與別人相處所需的技巧。

跟其他孩子一起遊戲和上幼稚園是重要的體驗,可培育他新的能力,並予以實習的機會,為下一個發展階段做好準備。家長可從孩子在幼稚園生活適應中觀察他的發展狀況,多跟老師談談孩子的表現,確保他在各方面都適應良好。


快 4 歲大的孩子可以有以下認知發展的能力


如何促進孩子的發展?

► 這個年龄的孩子充滿好奇,熱衷於探索和學習。
► 除了愛與關懷、合理的限制與管教外,孩子也需要你的引導和鼓勵,才可讓他發展和實踐新的能力。
► 嘗試給他提供多樣化的環境和探索的機會,例如:帶他到公園、動物園、博物館和圖書館等。


可以做的事:

每天抽時間跟孩子單獨談話
跟孩子談天時要耐心聆聽他要說的話,對他點頭、微笑,表示鼓勵
回答他的發問和向他提問,促進他在學習及語言力的發展
幫助他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
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和他討論故事人物的行為和感受,也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你欣賞或不贊同的
教他新的詞彙,並在他的說話中添加字詞,豐富他的詞彙和加長他所說的句子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教他抽象概念,如分辨大小、顏色和數目等
鼓勵他獨立照顧自己
讓孩子做簡單及能力所及的家務
讓孩子作簡單的選擇
多讓他跟別的孩子或成人玩耍
和孩子玩扮演遊戲,讓他作主導
孩子使用電子屏幕媒體每天須少於1小時,應選擇合適的遊戲和節目內容,並跟他講解
鼓勵孩子每天最少有3小時不同的運動,包括最少1小時中至強度的身體活動,如玩滑梯、盪鞦韆、跑步和踢球,以增強體魄
避免讓孩子久坐。坐手推車的時間,每次不多於1小時


爸媽可以選擇的玩具

🧩️ 迷你茶具、玩具屋、玩具車和車房、玩具動物等
🧸️ 能發揮創意的玩具,例如:積木和泥膠等
🧩️ 顏色筆、顏料和其他美勞材料
🧸️ 簡單的拼圖(如六至八塊的大塊拼圖)
🧩️ 有關唱遊或簡短故事的光碟或錄影帶
🧸️ 色彩繽紛和插圖大而清楚的圖書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發展速度。
以上資料只作為孩子在發展上轉變的參考。即使孩子在某方面的發展進度與上文不同,只是表示他可能在這些方面需要多點關注,父母亦不必過份擔心。


如有以下情況,應請教醫護人員:

孩子快四歲,可是卻:

🎯 運用簡單餐具時 (如匙羹或叉) 顯得笨拙
🎯 難以明白成人的日常指示
🎯 不會說句子
🎯 發音不清楚,別人難以聽懂
🎯 有過多或持續的攻擊性行為
🎯 當你(或者照料他的人)離開時會纏著不放,而且哭個不停
🎯 沒興趣與他人一起遊戲,對其他小孩沒興趣,愛獨自玩耍
🎯 視力或聽覺不佳
🎯 在學校有學習或行為問題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發展有任何疑問,可向母嬰健康院、家庭/兒科醫生或有關醫護人員查詢。

資料來源 : 衞生署母嬰健康院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兒童發展】2~3歲兒童認知發展
過了兩歲,孩子的生長和體能發展速度會相對地減慢下來。不過,他的智力、語言、社交技巧和情緒發展卻突飛猛進。隨著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他對自己及環境的操控能力亦增加,與此同時你和其他人對他的期望亦會不斷提高;這種衝擊對你和孩子的情緒控制,的確是一項挑戰。 → 繼續閱讀


【兒童發展】1~2歲兒童認知發展
一歲生日過後,孩子已踏入幼兒期。隨著他能開始走路和說話,他會變得獨立些。孩子會測試自己的自主能力,尋找自己的能力界限。過程當中,他看似用各種方式去試探爸媽的底線,彷彿跟爸媽作對,令爸媽生氣。
→ 繼續閱讀


【認識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
🧐點解仔仔成日搶人玩具?
😔同囡囡講完要排隊, 轉個頭又唔跟秩序?
道德發展是不斷發展的動態歷程,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隨經驗增長、時空環境變遷等因素,逐漸建立與他人互動的道德原則。
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尚.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歷經三個階段 。 → 繼續閱讀

【兒童發展】2~3歲兒童認知發展

30 November 2019

過了兩歲,孩子的生長和體能發展速度會相對地減慢下來。不過,他的智力、語言、社交技巧和情緒發展卻突飛猛進。隨著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他對自己及環境的操控能力亦增加,與此同時你和其他人對他的期望亦會不斷提高;這種衝擊對你和孩子的情緒控制,的確是一項挑戰。父母只要明白和接受孩子這些轉變,採取正面積極的親職方法,多給他關注、鼓勵和讚賞,以貫徹的態度處理孩子的行為,你和孩子便能在未來幾年從容地應付這些轉變。孩子亦將會感到有自信及與眾不同,從而有助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並適應日後的社會。


快三歲大的孩子可以有以下認知發展的能力


如何促進孩子的發展?

2~3 歲的孩子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因此往往喜歡跑跑跳跳和攀爬,而且總是不肯慢慢地走路或乖乖地坐下。
假如你有一個活躍的孩子,請重新調整你的要求,別把孩子關在諸多規範的環境。

讓孩子到公園、遊樂場等空曠地方跑跑跳跳,去宣洩他的精力,當然你要陪伴左右,以策安全。
多陪伴孩子,表現對他的愛和關懷。
定下簡單的規則要孩子遵守,而且執行的時候要堅定及貫徹。對孩子的良好行為,應該予以稱讚或其他正面回應,以示鼓勵。記住要以身作則,做個好榜樣,而且要善用機會引導他。
上託兒所或幼稚園可讓孩子跟其他小孩及成人相處,促進他的社交技巧,亦讓他學習家庭以外的規則。


爸媽可以做的事:

讓孩子每天最少有三小時不同的體能活動分佈在不同的時段,如到公園玩耍,探索四周環境。
避免讓孩子久坐。坐手推車、高餐椅的時間,每次不多於1小時。
從日常生活入手,教孩子分辨大小、顏色及數目。
鼓勵孩子並與他一起用家居物品玩扮演遊戲。
鼓勵孩子嘗試照顧自己,例如:穿上短褲、脱下開胸上衣、自己用匙羹進食等。
讓孩子與其他小孩和成人玩耍。
每天都與孩子一起看圖書,鼓勵他說出物件的名稱,引導他把句子增長和回答簡單的問題。
選擇以活動為主的彩色圖畫書或故事書,以吸引孩子的注意。
孩子使用電子屏幕媒體每天須少於一小時。應選擇合適的遊戲和節目內容,並跟他講解。


爸媽可以選擇的玩具

🧩️ 玩具屋、茶具、玩具車及車房等
🧸️ 啟發孩子創意的玩具,如積木、泥膠等
🧩️ 塗色物料,如各種形式的顏色筆和圖畫簿
🧸️ 彩色的圖畫或故事書
🧩️ 簡單的拼圖或配對玩具
🧸️ 玩具樂器,如玩具鋼琴、玩具鼓等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發展速度。
以上資料只作為孩子在發展上轉變的參考。即使孩子在某方面的發展進度與上文不同,只是表示他可能在這些方面需要多點關注,父母亦不必過份擔心。


如有以下情況,應請教醫護人員:

孩子快三歲,可是卻:

🎯 經常跌倒,或未能自行上樓梯。
🎯 未能執筆畫直線和横線。
🎯 未能用餐具吃東西,如匙羹、叉或筷子。
🎯 不明白簡單的指示,例如「入房把大衣拿出來」。
🎯 不會用兩至三個詞的短句來溝通,例如:「餅-跌-咗」。
🎯 對其他小孩不感興趣。
🎯 不懂玩扮演遊戲(如角色扮演)。
🎯 在多數情況下均極難與照顧者分離。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發展有任何疑問,可向母嬰健康院、家庭/兒科醫生或有關醫護人員查詢。

資料來源 : 衞生署母嬰健康院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兒童發展】1~2歲兒童認知發展
一歲生日過後,孩子已踏入幼兒期。隨著他能開始走路和說話,他會變得獨立些。孩子會測試自己的自主能力,尋找自己的能力界限。過程當中,他看似用各種方式去試探爸媽的底線,彷彿跟爸媽作對,令爸媽生氣。
→ 繼續閱讀


兒童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一環。每個小孩的成長速度都可能有點不同,不少家長由小童出生開始便擔心自己的兒女成長。
言語治療師指出,其實小童語言發展在每個年齡都有指標作參考。
→ 繼續閱讀


【認識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
🧐點解仔仔成日搶人玩具?
😔同囡囡講完要排隊, 轉個頭又唔跟秩序?
道德發展是不斷發展的動態歷程,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隨經驗增長、時空環境變遷等因素,逐漸建立與他人互動的道德原則。
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尚.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歷經三個階段 。 → 繼續閱讀

【兒童發展】1~2歲兒童認知發展

29 November 2019

一歲生日過後,孩子已踏入幼兒期。
隨著他能開始走路和說話,他會變得獨立些。孩子會測試自己的自主能力,尋找自己的能力界限
過程當中,他看似用各種方式去試探爸媽的底線,彷彿跟爸媽作對,令爸媽生氣。其實孩子並非故意淘氣,他只是想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爸媽的界線,所以他需要爸媽的引導才會明白什麼是可以和不可以做的。他亦會經常向爸媽尋求認同和安全感
此外,孩子還會對自己的物品和身邊的人有愈來愈強的佔有慾。


快兩歲大的孩子可以有以下認知發展的能力


如何促進孩子的發展?

一至兩歲的幼童需要安全環境和成人的引導,令他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
爸媽可以多陪伴孩子,支持及引導他,並表示你對他的關注
爸媽需要建立穩定的常規,訂立簡單的安全「守則」。
爸媽可預備各式各樣的玩具給孩子,鼓勵他學習獨自玩耍,不需要你經常陪伴。
幼童很會模仿他人的說話和行為,所以記得以身作則,做個好榜樣


爸媽可以做的事:

減少孩子使用各種電子屏幕媒體。
帶他到公園讓他跑跑跳跳、玩滑梯、鞦韆等戶外遊戲,鍛鍊他的體能。
把握每個機會跟孩子談天。
和孩子一同閱讀圖畫書和簡單的故事書。
和孩子一起聽和唱童謠。


爸媽可以選擇的玩具

🧩️各種大小的球兒,給孩子踢和拋
🧸️可以推或拉的玩具
🧩️ 積木
🧸️ 用來塗鴉的顏色筆和紙張
🧩️ 簡單的辨別形狀玩具和插孔遊戲板
🧸️ 洋娃娃、玩具動物、玩具電話、「煮飯仔」和塑膠的家居用品都可以用來玩扮演遊戲 (男女孩都適合)
🧩️ 玩具樂器,例如玩具鋼琴和玩具鼓

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發展速度。
以上資料只作為孩子在發展上轉變的參考。即使孩子在某方面的發展進度與上文不同,只是表示他可能在這些方面需要多點關注,父母亦不必過份擔心。


如有以下情況,應請教醫護人員:

孩子已一歲半,可是卻:

🎯 仍不會走路。
🎯 不懂把玩玩具,只會重複把物件拋擲或放進嘴裡。
🎯 甚少與照顧者有眼神接觸。
🎯 沒興趣與照顧者玩耍,安於獨個兒玩耍。
🎯 未能明白熟悉的人物或物品的名稱,例如婆婆、杯、奶等。
🎯 不會用手指指着來表達自己的需要 。
🎯 不會說單字。

孩子已兩歲,可是卻:

🎯 仍走得不穩。
🎯 未能辨認常用的家居用品或身體部位的名稱。
🎯 未會用動作或說話引領你去注意他感興趣的事物。
🎯 只能說單字。
🎯 沒興趣與照顧者玩耍,安於獨個兒玩耍。
🎯 不會玩假想遊戲 (如煮飯仔)。
🎯 聽覺或視力不佳。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發展有任何疑問,可向母嬰健康院、家庭/兒科醫生或有關醫護人員查詢。

資料來源 : 衞生署母嬰健康院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兒童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一環。每個小孩的成長速度都可能有點不同,不少家長由小童出生開始便擔心自己的兒女成長。
言語治療師指出,其實小童語言發展在每個年齡都有指標作參考。
→ 繼續閱讀


【認識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
🧐點解仔仔成日搶人玩具?
😔同囡囡講完要排隊, 轉個頭又唔跟秩序?
道德發展是不斷發展的動態歷程,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隨經驗增長、時空環境變遷等因素,逐漸建立與他人互動的道德原則。
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尚.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歷經三個階段 。 → 繼續閱讀

認識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

30 August 2019

點解仔仔成日搶人玩具? 同囡囡講完要排隊,轉頭又唔遵守秩序?

道德發展是不斷發展的動態歷程,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隨經驗增長、時空環境變遷等因素,逐漸建立與他人互動的道德原則。

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尚.皮亞傑 (Jean Piaget) 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歷經三個階段:

  • 無律階段 (4、5 歲以前)

道德意識尚未發展,不明白規範的意思,行為尚未出現道德價值的規範。

例子: 看到他人的物品或玩具,會不經同意就隨手拿來使用或玩耍。

  • 他律階段 (4 – 8 歲)

道德觀念逐漸萌芽,開始意識到父母權威、社會規範及禮俗的神聖不可侵犯。但因道德意識尚未成熟,對規範只是被動的遵守,仍無法有獨立自主的道德發展。

例子: 經父母、師長告誡,了解這是不應該的行為。

  • 自律階段 (8、9 歲)

道德意識逐漸成熟,可根據自己的價值,對行為、善惡有獨立的判斷。開始了解規範的抽象原理,不再盲目服從權威,會考慮行為的動機而不只是衡量行為的物質後果,逐漸步入道德成熟階段。

例子: 拿取他人物品時會先取得對方同意,這也是「不偷竊」道德原則的堅持。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兒童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一環。每個小孩的成長速度都可能有點不同,不少家長由小童出生開始便擔心自己的兒女成長。
言語治療師指出,其實小童語言發展在每個年齡都有指標作參考。 → 繼續閱讀


【兒童發展】1~2歲兒童認知發展
一歲生日過後,孩子已踏入幼兒期。隨著他能開始走路和說話,他會變得獨立些。孩子會測試自己的自主能力,尋找自己的能力界限。過程當中,他看似用各種方式去試探爸媽的底線,彷彿跟爸媽作對,令爸媽生氣。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