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

30 August 2019

點解仔仔成日搶人玩具? 同囡囡講完要排隊,轉頭又唔遵守秩序?

道德發展是不斷發展的動態歷程,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隨經驗增長、時空環境變遷等因素,逐漸建立與他人互動的道德原則。

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尚.皮亞傑 (Jean Piaget) 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歷經三個階段:

  • 無律階段 (4、5 歲以前)

道德意識尚未發展,不明白規範的意思,行為尚未出現道德價值的規範。

例子: 看到他人的物品或玩具,會不經同意就隨手拿來使用或玩耍。

  • 他律階段 (4 – 8 歲)

道德觀念逐漸萌芽,開始意識到父母權威、社會規範及禮俗的神聖不可侵犯。但因道德意識尚未成熟,對規範只是被動的遵守,仍無法有獨立自主的道德發展。

例子: 經父母、師長告誡,了解這是不應該的行為。

  • 自律階段 (8、9 歲)

道德意識逐漸成熟,可根據自己的價值,對行為、善惡有獨立的判斷。開始了解規範的抽象原理,不再盲目服從權威,會考慮行為的動機而不只是衡量行為的物質後果,逐漸步入道德成熟階段。

例子: 拿取他人物品時會先取得對方同意,這也是「不偷竊」道德原則的堅持。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兒童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一環。每個小孩的成長速度都可能有點不同,不少家長由小童出生開始便擔心自己的兒女成長。
言語治療師指出,其實小童語言發展在每個年齡都有指標作參考。 → 繼續閱讀


【兒童發展】1~2歲兒童認知發展
一歲生日過後,孩子已踏入幼兒期。隨著他能開始走路和說話,他會變得獨立些。孩子會測試自己的自主能力,尋找自己的能力界限。過程當中,他看似用各種方式去試探爸媽的底線,彷彿跟爸媽作對,令爸媽生氣。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