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7月23日) 來到一年中最熱的節氣 – 「大暑」。
俗語話「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大暑是一年中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一天,這時候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動肝火,難免心煩意亂、急躁焦慮。
大暑時天氣炎熱至極,亦是喜溫農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氣候特點

大暑來臨時,氣溫會開始飆高、炎熱,近日香港的氣溫平均已達30度以上。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大地上熱氣蒸騰,酷熱難耐。大暑亦是雷陣雨最多的時節,時常出現大雨及行雷閃電。
大暑養生法
飲食方面
因為天熱,導致身體容易積熱,飲食宜以「清補」為主。清補的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補氣清暑的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
可適當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有助清熱、解熱祛暑。在大熱天時這類食物可以健脾開胃、增加食慾,還可預防中暑。
瓜類食品有生津止渴、清熱利尿的作用,不過不可過量食用,因大量生冷瓜果屬寒性食物,恐損傷脾胃腸氣,容易出現內痔腹瀉症狀。


生活方面
大暑是全年陽氣最盛的時間,中醫常說的「冬病夏治」,就是指針對每逢冬天發作的慢性疾病,如哮喘、風濕痹、慢性氣管炎等屬陽虛證,大暑時期是最佳的治療時機。這些日子進行天灸的效果最為理想。

人體在酷熱天氣下過度出汗,因而要補充足夠水分。夏天應採取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主,盡量不要一次狂灌水。也不能因為炎熱就一直喝冷飲、吃冰品來消暑,吃喝太寒涼不但無法降火,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另外,盡量不要在大太陽下曝曬,也不可因為貪涼而洗冷水澡,寒氣容易進入身體。而且在燥熱的情況下,突然沖冷水,身體受到冷的刺激,反而容易感不適。最好不要熬夜,早點休息,睡眠充足可讓身體有自我修復能力,提升免疫力。
最後更新:23/7/2022
(參考資料:醫院管理局 中醫動)
其他文章

【廿四節氣 – 小暑】
2022 年7月7日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
小暑是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俗語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但緊接着的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了。
→ 繼續閱讀

【廿四節氣 – 夏至】
今日(6月21日) 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
夏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古時候人人們還會為此放假三天,更有不少慶祝活動,夏至和冬至同等重要的啊!不過,現今華人社會已無慶祝夏至的活動了。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黑夜最短的日子。「至」就是極的意思,夏至就是陽氣生發到極點的意思。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