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8月7日) 已經是「立秋」了!代表秋天就快來了。
中國古代的四季劃分法,是根據天象變化,以廿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因此立秋代表秋季的開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時期。
不過,特別是在立秋前後,由於盛夏餘熱沒有消退,日間仍然非常炎熱,故有「秋老虎」之稱。
氣候特點
廿四節氣中,立秋之後還有處暑,在立秋至處暑期間日間天氣仍然炎熱。但處暑節氣後暑氣就會逐漸退卻,溫度會開始下降,降雨量亦會開始減少。
立秋時節,清晨和晚間的氣溫已經開始稍為涼爽。

立秋養生法
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時期,要注意保持內心寧靜,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
由於暑氣未消,故穿衣不宜太多,避免影響身體對轉季的適應力,因而感冒。最好能早睡早起,有充足的睡眠、規律的生活。
飲食方面
立秋後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主。因為秋季天氣乾燥,容易傷人津液,可多選用潤肺、生津的食物,以防秋燥咳嗽。例如:蘋果、雪梨、雪耳、百合等。



最後更新:7/8/2022
(參考資料:醫院管理局 中醫動)
其他文章

【廿四節氣 – 大暑】
今日 (7月23日) 來到一年中最熱的節氣 – 「大暑」。
俗語話「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大暑是一年中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一天,這時候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動肝火,難免心煩意亂、急躁焦慮。
大暑時天氣炎熱至極,亦是喜溫農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 繼續閱讀

【廿四節氣 – 小暑】
2022 年7月7日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
小暑是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俗語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但緊接着的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了。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