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新冠肺炎口服藥大比併

本港近日引入了兩款口服藥用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這兩款專門針對COVID-19的口服藥物都是在美國研發完成,分別為默沙東研發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和輝瑞研發的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

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莫納皮拉韋由默沙東藥廠(Merck Sharp & Dohme)研發,是一種類似核苷酸的化合物,能牽制病毒繁殖。這種藥物會影響胎兒成長和發育,所以孕婦不適合使用,正餵哺母乳的人士亦不適合使用。由於它會影響骨和軟骨的生長,所以只適用於18歲或以上人士,18歲以下則不適合使用。

常見副作用為腹瀉、少許頭痛、頭暈、皮膚出疹、噁心、嘔吐等。這種藥物的好處在於腎功能方面,即使患有腎衰竭,仍可安全使用。臨床研究顯示,這藥物能降低 COVID-19 死亡及重症住院率約30% (1)

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

帕克斯洛維德由輝瑞藥廠(Pfizer)研發,在2021年12月通過美國FDA註冊。

它由一款新型的蛋白酶抑制劑Nirmatrelvir和抗病毒藥Ritonavir組成,能牽制病毒中的蛋白酶酵素。根據臨床數據顯示 (暫時來說),即使是懷孕或餵哺母乳人士都可使用,沒有明顯的嚴重問題出現。

常見的副作用較多,輕微的包括味覺障礙、腹瀉、高血壓或肌肉痛。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它可能會損害肝臟和腎臟功能,加上和其他藥物,例如抗生素、薄血藥並用時,或會出現藥物交互反應,會影響藥效或引起額外的副作用。肝功能衰竭的人士或腎功能較差的病人,都不適合使用這種藥物。另外,這藥物對12歲或以上人士屬於安全,可以使用。這藥廠進行了一次全球隨機抽樣、有安慰劑比較的測試,發現這藥物能降低 COVID-19 死亡及重症住院率約88% (2)

兩款新冠口服藥都推薦在輕症時及早使用,在出現症狀的五天內開始療程為佳。

根據政府專家建議,這兩種新冠口服藥適合用於一些有高危因素的人士,例如70歲或以上、或患有長期病患如糖尿病、或肥胖或體重指標30或以上、或免疫系統失調、或腎功能衰竭而需要洗腎、或患有癌症,或需服用一些牽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另外其他長期病患者,如有肺部疾病或心臟衰的患者,或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都適合使用。

按目前醫管局的指引,當患者症狀輕微時,建議可選擇採用這兩款新藥;但如果出現中度症狀,需要氧氣輔助(血氧含量低於94%)時,便得採用其他療法,例如注射瑞德西韋(Remdesivir)、類固醇或干擾素了。不過,有些病人服用瑞德西韋後,肝酵素會升高。建議用藥時須密切監察肝功能,以策安全。

References:
(1) Fact Sheet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for Molnupiravir. Available at: https://www.fda.gov/media/155054/download
(2) Fact Sheet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for Paxlovid. Available at: https://www.fda.gov/media/155050/download

關鍵字 : #新冠肺炎, #用藥禁忌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St Paul’s Hospital Pharmacy Newsletter)

最後更新:28/3/2022


其他文章

【新冠患者用藥禁忌 兒童、孕婦及哺乳媽媽要注意】
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持續爆發,由此確診者眾多,很多快速測試呈陽性的患者均未能到診所或醫院接受治療。政府近日呼籲輕症患者可自行服用成藥,以紓緩身體不適。
不過,對於嬰幼兒、兒童、孕婦及哺乳媽媽而言,一般人可用的藥物,未必適合他們服用的,家長和各位媽媽要特別留意!
→ 繼續閱讀


【近八成新冠康復者 現「長新冠」後遺症】
近日本港每天都有過萬宗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據香港政府防疫專家估算,香港可能至少有20%的人口染疫!
患者除了帶病期間可能會出現各種病徵,原來就算檢測轉為陰性後仍不代表完全「康復」。有研究顯示,超過75%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長新冠」,症狀更可能會持續6個多月,大家切勿掉以輕心!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