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痛風患者說要戒口,這一類不可以吃、那一類亦要少吃,又或者尿酸過高會出現怎樣怎樣的情況。
的確,痛風患者應盡可能少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嘌呤(又稱普林Purine),是食物於體內代謝後產生的化合物。如果身體未能將嘌呤進一步代謝並從腎臟中經尿液排出的話,而這些物質最終會形成尿酸,進而導致痛風發作。
究竟痛風患者可以吃什麼?
痛風的飲食控制
痛風雖然不能根治,但按醫生及營養師建議對症下藥及飲食控制可以防止痛風的復發。而過重者則需要減肥以及注意飲食,最重要是多喝水。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容易增加體內尿酸含量。
患者一般毋須完全戒掉肉類、海鮮和高嘌呤蔬果,最重要是適可而止,多吃低脂奶品、蔬菜、五穀類,減少果糖和酒精吸收,便可輕易回復正常生活。
痛風發作時 – 戒吃高嘌呤及高果糖食物
酒類:啤酒、紅酒、白酒、 烈酒
飲料:含高果糖的甜飲料、汽水(健怡汽水除外)、果汁
動物內臟:腦、肝、腰、腎、心臟、胰 (豬橫脷)等
野味和顏色深的肉類:鵝肉、兔肉、鹿肉
魚類:沙甸魚、鯖魚、馬介休、銀鱈魚、銀魚 仔、鯷魚
海鮮類:蝦、 蟹、魚卵和魚子醬、貝殼類海產(如扇貝、帶子、青口等)
其他: 肉汁、西式濃肉湯、老火湯、牛素、雞精等
痛風在控制時 – 適量選擇不同種類食物
以往營養師會勸病人戒吃含嘌呤較高的食物,如冬菇、筍、菠菜和豆類製品。但近年不少研究發現患者無需特別戒口,一星期可進食兩次,重點在於適可而止。進食後應多喝水,減低身體尿酸濃度水平。
肉類:雞肉、魚肉、豬肉、牛肉、羊肉 (男士:每日5-7安士;女士:4-6安士)
豆類:黃豆和其他豆類 (1/3杯豆或1/5磚豆腐)
高嘌呤菜類:冬菇、筍、椰菜花和菠菜等(一星期可進食兩次)
高纖維五穀類:燕麥糠、全麥麵包(一星期可進食兩次)
痛風患者日常均衡飲食
痛風患者應補充足的水分,每日最好喝10-12杯清水。多飲用奶類製品如低脂或脫脂牛奶,痛風出現率亦會較低,全脂則要避免。攝取維他命C亦可降低痛風出現率,每日上限兩克,否則可能引致腎石。
急性痛風病發期間,可服用醫生處方的藥物幫助消炎止痛,但切勿自行購買藥物服用,因為誤食降尿酸藥或過量止痛藥,不但不能控制好痛風,還有機會增加腎臟負擔,長遠甚至影響腎功能。
(資料來源:衞生署 長者健康服務)
最後更新:15/2/2022
其他文章

【痛風高危因素 尿酸作怪影響關節】
痛風是香港常見關節炎疾病之 一,患病率由2006年的1.56%上升至2016年的2.92%,與西方已發展國家的比率相若。過去被稱作「富貴病」的痛風症,已並非獨富人專利,近年亦有年輕化趨勢,有數據指出40歲以下人士,每100人就有6位尿酸過高,當中以男性居多。
→ 繼續閱讀

【湯水小知識】
中國人特別是華南地區的人,一向都喜歡喝老火湯,更習慣會因應不同季節煲湯養生。不過原來並非人人都適合飲湯的,特別是「老火湯」。中醫師指出一般老火湯都會加入豬骨或雞一同熬製,烹調時間長,所以亦屬肥甘厚味的食品,易影響脾胃。因為老火湯的嘌呤含量高,傷脾胃外更有可能誘發痛風。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