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家居安全 – 燙傷處理】

燙傷灼傷是兒童常見的家居意外,發生於嬰幼兒的傷害多與熾熱的液體有關,例如滾油丶熱水及熱水浴等。家長必須要小心注意家居安全,千萬別在室內隨處放置盛載了熱騰騰的液體的容器,避免孩子將它打翻而發生意外。

某個温度的熱力可能對成人只會造成輕微的損傷式痛楚,但同樣的熱力對皮膚幼嫩的嬰幼兒,卻可以造成嚴重的傷害。

例如媽媽替幼兒沖涼時,沒有注意水溫,會不慎燙傷孩子;又或幼兒可能不小心打翻枱面上的熱湯、熱粥,甚至是不小心被熾熱的電器或煮食器具所灼傷。作為家長切勿掉以輕心,因傷口處理不當,可能會引起傷口感染及留下永久的疤痕。

熱力對人體組織造成的損傷,可分為燒傷或燙傷(灼傷)。
燒傷:是指火焰、電流、熾熱物品、輻射、曝曬、化學腐蝕劑等產生的乾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燙傷(或灼傷):是指熱的液體、水蒸氣等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燙傷大致可分三級:

一級:表面燙傷,受傷皮膚發紅、仍有熱力、有痛楚但沒有結水泡

二級:中層燙傷,皮膚表層已經被破壞,傷及皮膚第二層,會起水泡、流膿水、發紅、劇痛,有時表皮會脫落

三級:深層燙傷,皮膚甚至皮下組織均已受破壞,皮膚可能發白或焦黑。因可能已傷及皮膚的神經,所以傷勢雖然重,但不會覺得劇烈疼痛。

兒童燙傷處理 – 家居即時護理方法

1️⃣ 家長要保持冷靜,先將受傷的孩子移離熱源。
2️⃣ 安撫受傷的孩子,並檢查其受傷情況。
3️⃣ 降溫及處理傷口 – 用清水沖洗傷口(約10至20分鐘),以降低傷口溫度及減輕痛楚,但切勿直接敷冰。
4️⃣ 解除傷患處的束縛 – 在傷處腫脹前應先輕輕除下傷處附近的飾物及緊束的衣物。
5️⃣ 用清潔的紗布輕輕蓋住燙傷部位,以減低受細菌感染的風險。
6️⃣ 有需要時,請儘早帶孩子求診或送院治理。

兒童燙傷處理 – 注意事項

🚫 切勿直接在傷口上敷冰,以免破壞皮膚的細胞組織。
🚫 切勿在傷口上塗上任何醬油、藥油、凡士林、牙膏、化妝品或食油等,以免細菌帶入傷口,引起嚴重炎症。
🚫 切勿強行脫去緊黏附於傷口上的衣物,以免撕破患處的皮膚,增加感染的危險。
🚫 切勿刺破任何水泡,以免引起傷口感染。

兒童燙傷處理 – 緊急送院情況

假如孩子不幸發生燙傷、燒傷意外,家長當遇到以下其中任何一項的情況,應儘快帶孩子到醫院急症室就診。

🚨 孩子5歲或以下
🚨 呼吸困難
🚨 出現休克情況 (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急而微弱)
🚨 曾遭受電擊而引起灼傷、燒傷
🚨 大面積灼傷、燒傷
🚨 傷口有水泡出現,或懷疑有深層次傷害
🚨 結合其他嚴重創傷或骨折
🚨 影響特殊部位,如面部丶眼部丶嘴巴丶頸部丶手掌丶腳掌丶生殖器官等

(參考資料:醫務衞生局,衞生署)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Epluskids_fb cover_choking first aid

【嬰兒/小童 哽塞急救3步曲】
小朋友對不少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很多時候喜歡將物件放入口中探索,因而常有誤吞異物的情況發生。而且小朋友的呼吸道及食道較幼細,容易引致哽塞。哽塞可能令患者無法將空氣吸進肺部,造成窒息,引致缺氧及死亡。
→ 繼續閱讀


【食物安全】零食「隱形殺手」 乾燥劑遇水具腐蝕性或可爆炸
乾燥劑在生活中很常見,衣服、鞋子等包裝盒裡,不少兒童零食都有著一小包乾燥劑,其作用是降低包裝袋內的濕度,以防潮、防霉和延長食物保質期。
假如小朋友一不小心誤服或讓它接觸到水分隨時可變身「隱形殺手」。家長們要特別小心啊!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