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零食「隱形殺手」 乾燥劑遇水具腐蝕性或可爆炸

5 October 2021


乾燥劑在生活中很常見,衣服、鞋子等包裝盒裡,不少兒童零食都有著一小包乾燥劑,其作用是降低包裝袋內的濕度,以防潮、防霉和延長食物保質期。

假如小朋友一不小心誤服或讓它接觸到水分隨時可變身「隱形殺手」。家長們要特別小心啊!

乾燥劑是甚麼?

乾燥劑並非食物,因此通常會加上禁止食用的中英文警告字句,例如 「Do Not Eat 請勿食用 」,有些甚至印刷著「石灰乾燥劑、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開袋」等字樣。

其中最常見的乾燥劑有矽膠和生石灰兩大類。

矽膠

🔷外形呈小圓珠狀。
🔷可重覆使用,吸收水分後由藍色變紅色,可以再烤乾後重覆吸水。
🔷具有化學及生物惰性。
🔷誤食後主要是引起腸胃不適、嘔吐、腹瀉。
🔷一般是症狀處理,因為人體不會吸收矽膠,矽膠會隨糞便排出,所以不要催吐處理。

生石灰 (主要成分是氧化鈣)

🔶是白色粉末。
🔶與水分接觸後會發生急劇的化學反應,變成俗稱熟石灰的氫氧化鈣,瞬間釋放出大量的熱量,並具有腐蝕性。
🔶它會對黏膜造成腐蝕性灼傷,可能會出現灼熱感覺,胃痙攣及腹瀉。
🔶人們如誤食生石灰,千萬不要催吐,趕快就醫,以免引起二次灼傷。

乾燥劑的意外

誤食乾燥劑的事件時有所聞。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於2016年上海一個男孩,把零食裏的乾燥劑放入飲料瓶中,結果發生了爆炸,液體噴進右眼令他整個眼球都被融化了,導致終生失明。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還經常發生誤食乾燥劑的情況。台灣曾發生托嬰中心及小學午膳團體誤將乾燥劑混入食物中,引發孩童腹瀉中毒事件。亦曾有老人家因患有老花看不清楚警告字句,誤將乾燥劑沖奶茶或者給孩子吃,所以家長要對這小小一包的乾燥劑非常警惕。

由於乾燥劑包裝有時會與醬料包或調味料很相似,容易誤食,有不少人表示煮食時曾將乾燥劑誤當成調味料使用,幸好及時發現,沒有進食。

一不小心誤服了乾燥劑該怎麼辦?

遇到誤食石灰乾燥劑的情況,切勿催吐或喝水,以免造成更大的灼傷。

可以喝大量牛奶(10ml/kg的量)或蛋白進行稀釋,並且携同誤食成份的包裝趕快去急症室。讓醫護人員檢查其成份,再根據不同的成份做解毒處理。

另外,不能用任何酸性物質來中和,因為中和反應釋放出來的熱量會加重損傷,在緊急處理的同時還應盡快就醫。

食物開封後,應立即棄掉包裝內的乾燥劑,以免其他人不小心誤食,特別是兒童和長者。如發現乾燥包有破損,可能已污染了食物,切勿進食有關食物。

圖片來源 : 食安中心


(參考資料:食物安全中心)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點揀蘋果先可以減低棒曲霉素感染風險?】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飲果汁,特別是蘋果汁。
不過,家長要留意喔,千萬不要用腐爛咗或發霉的蘋果來製作果汁俾小朋友啊 !
因為腐爛的蘋果可能含有大量的棒曲霉素,就算清洗咗蘋果表面或者去除咗啲發霉嘅部分,都唔一定可以消除那些已存在的棒曲霉素。
→ 繼續閱讀


【兒童家居安全 – 跌傷陷阱】
疫情下很多小朋友有更多時間留在家中,爸爸媽媽以為總比在外面安全。但其實對於五歲或以下的幼童最常發生意外的地點就是在家中!
根據統計,意外是引致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死於意外或因意外引致傷殘的兒童不計其數。
由於嬰幼兒年紀小不能照顧自己,如果家長又缺乏防範意外的知識,沒有及早作好預防措施,往往意外便因此而發生。 
→ 繼續閱讀

One thought on “【食物安全】零食「隱形殺手」 乾燥劑遇水具腐蝕性或可爆炸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