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學童自殺事件又重新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由於案件仍在調查,暫未知學童因何原因自殺墮樓,不過今年亦有其他研究顯示本港學生壓力頗大,情緒問題不容忽視。
教育局製作的《學校處理學生自殺問題電子書:及早識別、介入及善後》指出,研究顯 示,超過 80%的自殺身亡個案會發出至少一項的警告訊號,這些警號可分為以下七類 :
- 學習表現突然退步
- 提及死亡/ 自殺的想法及話題
- 情緒轉變/大起大落
- 重大的壓力事故
- 離群孤立
- 情緒引致的生理徵狀
- 高危行為,如出現濫藥或酗酒情況,甚至做出多次傷害自己的行為
如果能及早識別學童自殺的危險因素及常見自殺警告訊號,希望學校與家長可攜手加強預防工作,竭力防止學童自殺事件再次發生。
本港學生一向在學業上的壓力頗大,家長可先認識常見的壓力警號,多注意小朋友有沒有以下這些情況。亦要留意孩子是否常有負面的思想。
❤️ 身體方面 – 如心跳加速、疲倦、失眠、肚痛、無胃口、頭痛等
💛 情緒方面 – 如鬱悶、焦慮、暴躁、不安、恐懼等
💙 行為方面 – 如難以集中精神學習、記憶力下降、易哭、發脾氣等
鼓勵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 選擇用冷靜方法疏導情緒: 明白感到壓力和困擾時,情緒波動是正常反應
- 提醒自己處理情緒的四大原則 – 不傷人、不傷己、不破壞、環境許可
- 運用提醒語句作自我鼓勵
- 相信挫折與失敗只是學習經歷
- 欣賞過程中的嘗試和付出
- 相信努力和嘗試能改變結果
鼓勵學生有需要時要向別人求助
- 身邊有不同的人願意協助和表達關心的
- 求助不是羞恥的事,反而是勇敢的表現
- 鼓勵向信任的人傾訴,如家人、老師、學校社工、好朋友等
(參考資料:教育局)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小朋友返學有分離焦慮,該怎麼辦?】
暑假過後小朋友們又要開學啦!
不少剛上幼兒班或幼稚園的小朋友,每當要與父母或工人姐姐分離的時候,他們都會大哭大鬧、發脾氣、抓住大人唔放手。
爸爸媽媽或會擔心孩子是否有分離焦慮症?!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