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 (又稱:武漢肺炎) 疫情持續,確診感染人數持續上升,造成國內外民眾人心惶惶,大眾對口罩的需求大增。市面上的口罩種類繁多,有的是布質的、有的是不織布的、有活性碳的,到底面對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時,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口罩呢?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病毒是藉由飛沫傳染,例如一般流行性感冒,腸病毒和腸胃炎的病毒等,在初期病毒量高時都有可能藉由呼吸道傳染,戴口罩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這類被飛沫傳染的機會。

常見口罩類型比較
坊間售賣各式各樣的口罩,例如N95口罩、外科口罩、黑色海綿口罩等,市面上的口罩類型功能各有不同,現整合出「常見口罩類型比較」,其中有些類型是無法有效隔絕細菌病毒的,大家要注意喔!

😷 N95口罩
N95口罩為通過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 認證,亦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於外科手術的口罩,有效阻隔帶病毒的飛沫。過濾效率達95%,能過濾懸浮粒子、病菌病毒,但缺點是透氣度較低,長期配戴容易讓人感到不適。一般民眾並不需要配戴N95,只有接觸高傳染風險病患的醫護人員才需要。
😷 外科口罩
常見的一般外科口罩可隔絕90%以上的飛沫及病菌病毒,但缺點是無法阻隔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或化學氣體。外科手術口罩一般具備三項功能:表層防水、中層過濾、內層吸濕。

大部份外科口罩由三層物料所組成:
🔷 外層 (防水層):
由於不少傳染病(如流感, 非典型肺炎等) 都是透過飛沫傳播,防水層的重要性在於防止帶有細菌或病毒的飛沫滲入,從而減低被感染的機會。
🔷 中層 (過濾層):
是一個濾網屏障,用作阻隔病原體。
🔷 內層 (吸濕層):
通常是柔細的纖維,用作吸收配戴者呼出的濕氣和水分,提升配戴時的舒適度。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研究指出,N95口罩與外科口罩對於預防流感並無顯著差別。
😷 海綿口罩
海綿口罩能夠防止吸入大型灰塵及異物,但無法有效阻隔病菌病毒,清洗過後可循環再使用。
😷 活性碳口罩
活性碳口罩可吸附異味及阻隔灰塵,適用於清潔、噴漆等有刺激氣味的工作場合。一般是不織布口罩多了一層活性碳的加工層,加了活性碳主要是用以吸附空氣中的有機物質及減少異味吸入,但使用純活性碳口罩,並不能有效過濾帶病毒的飛沫。
口罩標籤資訊
市面上的口罩種類繁多,有些市民誤把防塵、防花粉等口罩當作外科口罩用。為了大家能避免用錯合適抗菌口罩的風險,現整合了不同類型口罩的資訊,以及一些常見標籤和詞彙供大家參考。




佩戴口罩小貼士
外科口罩可以有效預防經飛沫傳播的疾病,但如果佩戴方法唔正確,口罩的保護效能就會減低!
如何正確佩戴外科口罩?
- 選擇合適尺碼的口罩,兒童可選擇兒童尺碼。
- 佩戴口罩前,應先清潔或消毒雙手👐。
- 要讓口罩緊貼面部:
📌 大部份口罩由三層物料組成,外層防液體飛濺,中層作為屏障阻擋病菌,內層吸收佩戴者釋出的濕氣和水分。
📌 佩戴者必須依照生產商建議使用口罩,包括如何存放及佩戴口罩(如分辨口罩的前後)。一般而言,有顏色/摺紋向下的一面向外,有金屬條的一邊向上。 - 如選用綁帶式口罩,將綁帶繫於頭頂及頸後;如選用掛耳式口罩,把橡筋繞在耳上,使口罩緊貼面部。
- 拉開口罩,使口罩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
- 把口罩的金屬條沿鼻樑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
- 佩戴口罩後,應避免觸摸口罩。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清潔或消毒雙手。
佩戴口罩 5步曲
簡單記住 “洗、看、戴、調、壓” 就可以了!!

相關醫療專題

【睡眠窒息症】
香港人生活繁忙,經常工作或應酬至夜深,每晚只睡4至6小時,不足的睡眠時間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大眾應重視睡眠,以減低因睡眠不足而患上嚴重慢性疾病的風險。 睡眠窒息症是一種睡眠呼吸的障礙,又稱睡眠呼吸中止症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患者在睡眠時,多次出現呼吸暫停而窒息的現象。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