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 幼兒口腔護理有辦法!

從寶寶出生開始,家長應每晚定時替他抹口腔。
因為抹口腔可幫助寶寶潔淨口腔,讓寶寶習慣有清潔舒服的口腔,長大後較易學習及適應刷牙的習慣。

幼兒清潔口腔3步曲

  • 預備紗布、棉花或手帕,另預備一杯白開水
  • 用梘液徹底清潔雙手
  • 用紗布、棉花或手帕裹著手指,蘸點白開水。然後輕輕把手指伸進寶寶口腔內,並貼著牙肉從上頜至下頜繞一個圈,把上下頜抹乾淨。
Epluskids fb_child dental mouth cleaning

遇疑難,怎麼辦?!

想幫寶寶抹口腔,但寶寶不願意張開口,怎麼辦?

當家長的手指放到寶寶的嘴邊時,寶寶多半以為有奶喝,便會自然地張開口,只要耐心等等,多嘗試一下就會成功。

抹口腔時,寶寶咬著家長的手指,怎麼辦?

寶寶咬著家長的手指是一種自然反應,並不代表寶寶不願意抹口腔。家長只需繼續替寶寶抹口腔,他就會再次張開口。

抹不到寶寶口腔後部的牙肉,怎麼辦?

家長可嘗試把手指從寶寶嘴角伸進他的口腔,接著沿他的面頰內側伸到口腔最後的位置,然後把手指輕輕放在寶寶的上下頜牙列末端的位置,便能使寶寶張開口,這樣就可以抹到後面牙齦部分了。

最適合在什麼時候替孩子抹口腔?

由於初生寶寶的作息模式還沒固定,家長只需選擇一個固定的晚間時間為寶寶抹口腔就可以。待寶寶長大至6個月或以上,開始建立了固定的飲食模式時,家長可以在寶寶吃完睡前的一餐奶後替他抹口腔。

寶寶吃完睡前的一餐奶,抹乾淨口腔後卻不肯睡覺,要求再次吃奶,怎麼辦?

如寶寶睡前要求喝奶,其實是一種習慣,家長可嘗試用清水餵哺他,亦可用其他方法哄他入睡,例如輕輕拍他、給他唱歌和講故事等等。

幼兒清潔牙齒3步曲

寶寶第一顆牙齒開始長出的時候,家長應繼續每天為寶寶抹口腔,同時抹他已長出的牙齒。

隨著上下門牙陸續長出,家長可嘗試用較柔軟的嬰兒牙刷及開水替寶寶刷牙,逐步讓寶寶體驗用牙刷刷牙的感受。

兩歲前的孩子,可選擇使用一支刷毛柔軟,刷頭長度約15毫米的牙刷。另外,最初替孩子刷牙是不需使用牙膏的,可待孩子會吐水後才開始使用。

家長幫寶寶刷牙時,可讓他躺在床上或坐在大腿上,這樣較容易看清楚寶寶的牙齒。

要有效地清潔牙齒,刷牙時最好順序刷及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先刷全部牙齒的外側面
  • 然後刷全部牙齒的內側面
  • 最後刷全部臼齒的咀嚼面
Epluskids fb_child dental health clean

2歲至6歲的孩子,家長可為孩子轉用一支刷頭長度約為兩毫子硬幣直徑的牙刷,並讓他於每天起床及晚上睡前學習自己刷牙。

如孩子學會吐水,可以使用含氟化物兒童牙膏刷牙,用一顆青豆大小的牙膏分量就可以了。

由於孩子手部小肌肉還在發育中,可能未完全掌握刷牙的技巧,為確保孩子的牙齒刷得乾淨,家長須每晚替他補刷牙齒一次。家長可以站在孩子後側方向,用一隻手輕托他的下巴,讓孩子的頭部稍微向上以便於替他刷牙。

(參考資料:衞生署 口腔健康教育事務科)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Epluskids_cover_child dental health

【口腔健康】 幼兒嚴重蛀牙怎麼辦?
根據衞生署於2011年進行的全港口腔健康調查報告,5歲的兒童中每兩個就有一個患有蛀牙,而每個患上蛀牙的兒童平均有2.5顆蛀牙。當中兩成六的兒童有4顆或以上的蛀牙,屬高危組別,那些有6顆或更多蛀牙的小朋友更被界定為患上「幼兒嚴重蛀牙」。
→ 繼續閱讀


【BB 幾時出牙仔?!】
嬰幼兒一般大約在六、七個月大時開始出牙仔。首先長出的乳齒是下顎兩顆正門牙,然後是上顎的門牙,隨後是側門牙。接著是第一臼齒及犬齒,第二臼齒是最遲才長出來的。不過小朋友出牙的時間因人而異,也有些嬰兒會早些或遲些出牙的。有些可能早至四個月,有些則可能要一歲至兩歲才出牙,乳齒何時長出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較遲出牙的小朋友,牙齒生長的速度可能會較快,同時可能長出幾隻乳齒,過程或會比較辛苦。
→ 繼續閱讀

【口腔健康】 幼兒嚴重蛀牙怎麼辦?

根據衞生署於2011年進行的全港口腔健康調查報告,5歲的兒童中每兩個就有一個患有蛀牙,而每個患上蛀牙的兒童平均有2.5顆蛀牙。當中兩成六的兒童有4顆或以上的蛀牙,屬高危組別,那些有6顆或更多蛀牙的小朋友更被界定為患上「幼兒嚴重蛀牙」。

「幼兒嚴重蛀牙」是一種發生在嬰幼兒口腔內的蛀牙。特徵是牙齒蛀壞得很快、廣泛而且嚴重。
在初期時,幼兒的上排門牙表面會出現很大範圍的蛀牙洞。乳齒隨著長出的次序而逐一蛀壞,即乳齒長出後不久就給蛀壞,情況由門牙開始向後面的牙齒蔓延。

什麼是蛀牙?

蛀牙是指因細菌而導致牙齒組織內的礦物質流失。

牙齒表面經常附著一層牙菌膜。我們每次吃喝時,牙菌膜的細菌會分解食物中的糖分,產生酸素,酸素會侵害牙齒表層的組織,導致礦物質流失。

雖然唾液可以中和酸素,阻止礦物質流失,保護牙齒。可是,唾液必須有足夠時間才可發揮作用。如果孩子頻密吃喝,唾液就不能有效地中和過多的酸素,牙齒表面的礦物質就會持續流失,形成蛀牙

嬰幼兒為什麼會嚴重蛀牙?

幼兒6個月大後,如果家長仍頻密地及不定時地給他餵哺,幼兒口腔內的細菌會不斷利用食物的糖分製造酸素,進而引致蛀牙。
有些嬰幼兒會習慣含著奶睡覺,由於牙齒長時間浸在奶中,牙齒便會不斷受酸素侵害。
幼兒一般在一歲左右能自行拿著奶瓶,如果家長讓幼兒隨時用奶瓶飲奶或其他飲品,會延長了幼兒使用奶瓶的時間,患上嚴重蛀牙的危機因而大增。
另外,幼兒出牙後,家長應每天替幼兒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膜,若沒有徹底清潔則容易引致蛀牙。

嚴重蛀牙對幼兒的影響

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孩子的乳齒遲早會脫落,因而忽視幼兒牙齒健康。其實,如果乳齒嚴重蛀壞,對幼兒的影響可以很深遠的。

幼兒除了感到牙痛不適,亦會影響食慾,甚至導致情緒不安,影響睡眠。如果沒有安排適當及時的治療,細菌會繼續蔓延至牙髓,引致牙髓發炎及產生膿瘡。細菌也可經乳齒的牙根,感染牙槽骨內還沒長出的恆齒;更嚴重的是臉頰也會受到細菌感染,致使幼兒覺得疼痛。

這時幼兒可能需接受更為複雜的牙科治療,甚至需要把乳齒拔除。過早失去乳齒會影響幼兒的咀嚼功能、發音,甚至影響其將來恆齒的排列及儀容,令他們自信心受損。

預防方法

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 不要讓嬰幼兒含著奶或有味道的飲料入睡。
  • 幼兒約7 至 9個月大時,家長該嘗試讓孩子學習改用杯子喝水或其他飲料。
  • 家長每天應讓孩子定時進食,吃喝不多於六餐。孩子兩歲後,每天只吃三餐分量足夠的正餐,正餐與正餐之間,有需要時才讓他吃一次茶點或小食。

每天適當地清潔口腔

由寶寶出生開始,家長可每天用紗布、棉花或手帕蘸點白開水替寶寶抹口腔。門牙長出後,還要替他抹牙齒。乳齒陸續長出後,要用軟毛細頭的牙刷幫孩子刷牙。

如孩子學會吐水,可開始教導孩子於每天起床及晚上睡前刷牙,可讓他用一粒青豆分量的含氟化物兒童牙膏,並幫助孩子養成刷牙的習慣。此外,孩子每晚刷牙後,家長宜替孩子補刷牙齒一次。

定期口腔檢查

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後的6個月內或孩子一歲左右,應接受第一次口腔檢查。此後,每年應帶孩子接受口腔檢查最少一次。

(參考資料:衞生署 家庭健康服務)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口腔健康】 幼兒口腔護理有辦法!
從寶寶出生開始,家長應每晚定時替他抹口腔。
因為抹口腔可幫助寶寶潔淨口腔,讓寶寶習慣有清潔舒服的口腔,長大後較易學習及適應刷牙的習慣。
→ 繼續閱讀


【BB 幾時出牙仔?!】
嬰幼兒一般大約在六、七個月大時開始出牙仔。首先長出的乳齒是下顎兩顆正門牙,然後是上顎的門牙,隨後是側門牙。接著是第一臼齒及犬齒,第二臼齒是最遲才長出來的。不過小朋友出牙的時間因人而異,也有些嬰兒會早些或遲些出牙的。有些可能早至四個月,有些則可能要一歲至兩歲才出牙,乳齒何時長出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較遲出牙的小朋友,牙齒生長的速度可能會較快,同時可能長出幾隻乳齒,過程或會比較辛苦。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