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維持生命,保持人體細胞及構成體液的重要物質,人體百分之七十由水組成啦!
水能幫助調節體溫,排汗散熱;可製造體液如唾液、胃液、汗液、尿液等;可幫助腸道消化食物。
不過,原來水都有分軟和硬的,咁究竟它們有什麼分別?哪種水最好?
硬水 (hard water) 是指含有高濃度礦物質的水,例如鈣(Calcium)同鎂(Magnesium)。硬水的水源大多來自雪山、高山或地下。不是常飲硬水的人偶然飲硬水,可能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這就是我們在外地旅行時可能出現的「水土不服」,因喝不慣當地的自來水。
軟水 (soft water) 是指含較少礦物質的水,例如香港用的東江水,因江水中的礦物質較低,所以屬於軟水。
市面上常見的礦泉水亦是硬水的一種,礦泉水是來自地下的潔淨水源,鈣、鎂、鋅等礦物質含量會比較高。而蒸餾水則是純水,其製造方法是將水過濾後以高溫加熱,將之變成蒸氣,冷卻後結集成水,但當中的礦物質含量已剩不多。
香港食水有兩成來自本地水塘,八成來自東江水。食水在本港過濾過程中會加入硫酸鋁及熟石灰,亦會添加氯氣和氟化物,以消毒及保護牙齒。
香港的水喉水經過濾水廠處理,理論上可以直接飲用,但由於水經過大廈水管之後可能會混入雜質,所以最好煮沸後才飲用。


水的軟硬度主要是以鈣和鎂的含量來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以換算碳酸鈣之量為標準,水的硬度可分為四種:
軟水:一公升水含有 0 – 60 mg 總硬度。
中等程度軟水:一公升水含有 60 – 120 mg 總硬度。
硬水:一公升水含有 120 – 180 mg總硬度。
超硬水:一公升水含有大於 180 mg 總硬度。
最適合人體飲用的水建議介於 50 – 150 mg 之間

硬水 – 好與壞
在營養價值上,硬水的好處係礦物質含量固然比軟水高。由於含豐富的礦物質,因此礦泉水會產生獨特的味道,提升了水的味道。
不過,長期飲用硬水的話,礦物質有機會在體內沉積,反而會引起身體產生結石的問題,所以建議腎功能比較差的人士,不要飲用太多礦泉水。
如果自來水係硬水的話 (如在英、美生活的人士),礦物質長時間堆積成水垢會阻塞熱水器、洗衣機的管道;洗手盆、浴缸、馬桶也因為硬水而容易發黃。洗衣服時衣物纖維容易被破壞,令衣物變硬;水垢亦可能會使鍋具傳熱減慢;煮食時硬水會讓蔬菜流失營養價值。
軟水 – 好與壞
軟水不含或含較少的刺激性礦物質,因此對皮膚更好。軟水可使肥皂更易起泡,沖洗物件亦比硬水更清潔。
軟水的水質其實較有侵蝕性,所以會影響心血管管壁,從而誘發心臟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等,亦可能與嬰兒的先天畸形,或嬰兒死亡率有關。
最後更新:22/10/2021
其他文章

【兒童飲水健康指引】 長期飲用哪類水或增腎臟負擔?
家長、老師總愛督促孩子要多喝水,到底小朋友一天正確該喝多少水?
喝太少水或喝太多水會有甚麼問題嗎? 蒸餾水及礦泉水適合小朋友喝嗎?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