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飲食加固 – 餐前準備篇

1 March 2021


怎樣可以令寶寶享受「食」的樂趣?

引進固體食物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希望寶寶吃得開心。當寶寶慢慢學會喜歡吃,將來他會更容易接受各種不同的食物,減少偏食的情況。
要讓寶寶吃得開心,家長又餵得輕鬆,首先要做好餐前的準備,然後吃的時候要保持愉快的氣氛。

要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進食環境,以下的”餐前準備4步曲”家長要注意啊!

1⃣ 餐前「熱身」
先清潔寶寶的小手和臉,習慣完成一些固定的動作令寶寶有「吃飯了」的心理預備,例如在進餐前給寶寶圍上小圍裙或口水肩,與他說說笑,讓他放鬆等等。

2⃣ 移開干擾
🔸 讓孩子專心吃,與爸媽互動、交流
🔸 拿開會讓寶寶分心的物件,讓寶寶遠離電視、電子產品和玩具等物品的干擾

3⃣ 家長的心理預備
🔸 理解寶寶有能力判斷自己的食量
🔸 別怕弄髒寶寶的手腳、地面、桌面等

4⃣ 寶寶坐的位置
🔸 讓寶寶坐在固定的座位上
🔸 寶寶與餵食的人坐在同一水平,讓大家都看到對方,以方便溝通及回應寶寶的需要
🔸 寶寶的座位必須安全和舒適,高餐椅或活動嬰兒餐椅是理想的選擇。 對家長來說,餵食時亦較舒適。

⭐️ 寶寶坐餐椅,不宜持續超過一小時啊!

家長在餵食時亦需要觀察寶寶的表情和反應,了解寶寶
🥣 吞嚥是否順暢;
🥣 拿食物或匙羹的意欲
🥣 對新食物的反應;
🥣 飽餓的表現。

Q:餵食的時候應注意些甚麼?

在寶寶約六個月大時開始引進固體食物,可以讓他熟習用匙羹進食。這個階段寶寶仍然以吃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吃奶的次數不會減少。一般六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有比較固定的飲食規律。一般而言,每天需要餵哺五至六次。家長可在兩餐奶之間,給寶寶吃稀糊狀的食物。時間最適宜在吃奶前半小時,因為這時候寶寶會開始肚餓,會較容易接受新食物。如果寶寶看著你,對你笑,把頭靠近食物和匙羹,那就表示他比較願意吃。當寶寶肚子太餓,他會感到不耐煩或哭鬧,那就不是嘗試新食物的好時機。因為他會急於吃奶,而對新食物失去興趣。
剛剛開始讓寶寶吃固體食物的時候,應每天一次,份量約一至兩小匙的稀粥瓜果蓉或米糊。當寶寶習慣用匙羹進食後,就可以慢慢增加份量。
每嘗試一種新食物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寶寶吃完後,有沒有過敏反應如風疹塊(即蕁麻疹)、眼腫、口腫、腹瀉、嘔吐、氣喘等等。如果懷疑有過敏徵狀,應該立即停止餵食該種食物,以及諮詢醫生作詳細檢查。當寶寶連續吃了三、四天,都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就可以給他吃另一種新食物了。

(參考資料:衛生署 家庭健康服務)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嬰幼兒飲食加固 – 時機篇】
寶寶一般出生後的首六個月都是吃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但隨著寶寶逐漸成長,單靠吃奶已不能滿足他身體新陳代謝、活動和生長發育的需要,所以開始要從吃固體食物來吸收各種不同的營養。基本上大約六個月大的寶寶,大多數能夠開始進食固體食物。
媽媽怎樣才知道寶寶已經預備好可以食固體食物? 過早或遲了加固會有什麼影響?
→ 繼續閱讀


【BB飲唔飲得開奶茶、七星茶?】
寶寶不肯睡覺、胃口差、食滯、熱氣,點算好?
平日在廣告中不時聽到「開奶茶」或「七星茶」,這些寶寶涼茶又是否真的適合嬰幼兒食用呢?
→ 繼續閱讀


【嬰幼兒飲水太多,原來有害!】
老人家總認為初生嬰兒跟大人一樣都是多喝水是有利無害的事,但原來6個月以下的BB是不用喝水的!因為不論BB食配方奶還是母乳,當中所含的水量已足夠初生寶寶每日所需的了。 → 繼續閱讀

2 thoughts on “嬰幼兒飲食加固 – 餐前準備篇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