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銀屑病困擾 頭皮「落雪」狂抓痕 新藥療效顯著

29 November 2019

根據統計,在香港每1000人當中有3名銀屑病患者,每年超過600個新症,估計現時有逾兩萬名銀屑病患者。銀屑病(Psoriasis)俗稱為牛皮癬,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皮膚出現紅腫及皮屑剝落症狀,輕則手腳佈滿皮屑,背部痕癢脫皮,深夜難以入眠,重則不但全身脫皮,還會患上關節炎及手指腳趾脹痛變形。

銀屑病還未有根治療法,目前治療目標主要是控制病情,現階段只能用類固醇及補濕藥膏等控制病情。其實銀屑病並不會傳染他人,但銀屑病令患者皮膚增厚,導致身體上多處脫皮及引發紅腫傷口,影響患者外觀,更受到社會上的歧視,令超過一半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包括失眠、睡眠質素下降,甚至對有興趣的活動提不起勁,盡量去迴避社交生活。

皮膚科專科醫生表示,銀屑病成因不明,有3成機會遺傳,患者病情會隨壓力或季節變化加重,惟現時治療方案僅針對病情較輕患者,認為新藥療效較長,建議嚴重患者可試用。

銀屑病分為「尋常型」、「膿包型」及「紅皮型」,大部分患者均屬「尋常型」,大多於20歲至40歲發病。曾有從商的患者初期確診後,班塊狀的皮屑分佈手、腳及頭皮,頭皮屑經常如下雪般遍布西裝上,令他而工作見客時尷尬不已。後來患者的病情趨嚴重,肚皮上紅腫斑塊加劇,面部亦開始有紅腫及皮屑,痕癢得難以入睡,影響日常工作。醫生及後建議患者試用新一代長效生物製劑;一個月後患者覆診時情況改善了不少,已不再受痕癢所困,可回復日常工作。

專科醫生稱,現時銀屑病靠類固醇藥膏、光療法及口服藥物治療,僅針對病情較輕患者,同時伴隨皮膚變薄,甚或致皮膚癌及肝臟受損等副作用。本港今年引入了最新生物製劑「古塞庫單」,能有效抑制致病的白細胞IL-23,控制發炎反應,療效較舊生物製劑長,兩成患者使用後不再復發。醫生建議情況嚴重或演變成關節炎的高危患者可考慮嘗試新藥;惟每月藥費約一萬元,平均每兩個月需注射一次。

另外,病人亦需要改變生活習慣,作息定時有助強壯免疫系統,而且不要吸煙飲酒,以免加劇病情。運動亦有幫助,例如游泳,有助紓緩關節炎,而陽光及海水(鹽水)亦可改善病情。飲食方面,少紅肉多蔬菜、多吃乳酪及益生菌,因益生菌有助腸臟健康,增加免疫力。一般來說,銀屑病病人較易肥胖,亦較容易患上糖尿病、脂肪肝及尿酸高,因此,病人的飲食要較清淡。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香港01,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