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健康】大腸鏡檢查後の注意事項

bewellnesshk_延伸閱讀 icon (延伸閱讀有關 大腸鏡檢查程序 文章)

做完大腸鏡檢查後,病人應臥床休息,待鎮靜劑藥力消失後方可起床活動及進食。鎮靜劑或麻醉藥需3至4小時才完全消散,故照腸鏡人士,建議由親友陪同才離開,免因麻醉藥物影響導致昏睡或暈厥,發生意外。

亦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注意腸道排氣:
由於檢查過程中醫生會注入氣體擴大病人腸道壁以便作詳細檢查,病人或會有短暫性腹脹、腹鳴、肛門不適及有便意。病人於檢查後或會不斷放屁,不過氣體被排放後情況會逐漸改善的。一般只需休息一段時間,氣體排出後就會自然會好轉。

觀察大便情況:
在醫生的建議下觀察大便情況,如果出現腹部劇痛、腹部變硬脹、發燒、皮下氣腫、大量排出血便等異常情況,需要通知醫護人員及時就診。

恢復期之飲食:
為了減少腸道不適,當日檢查後一小時若無不適,即可嘗試進食。如果做了切片檢查或是瘜肉切除術,建議先以低渣飲食開始,隔日再逐漸增加高纖維攝取量,並避免飲酒、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在恢復期間,需限制攝取高脂肪、高熱量、油炸、膏脂和辛辣等食物,以促進身體康復。

恢復期之活動:
由於鎮靜劑和麻醉藥會短暫影響協調和判斷能力,所以檢查後24小時內,應儘量避免駕駛、操作機械、作出任何重要決定,或簽署法律文件。如果有切除息肉,術後一週內都不宜做劇烈運動或提重物,以免發生術後出血的情況。

bewellnesshk_延伸閱讀 icon (延伸閱讀有關 大腸鏡檢查前低渣飲食 文章)

大腸鏡檢查或可能出現以下的風險及併發症:

icon_warning 注射鎮靜劑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呼吸困難、低血壓、休克或過敏反應等。

icon_warning 較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腸道出血、穿孔、感染和急性閉塞等,發生機率通常低於千分之一。如果大腸鏡檢查還涉及治療,例如止血、切除瘜肉或放置支架等,以上併發症的風險可能稍微增加。腸道穿孔可以導致腹膜炎,其致死率高達5%至20%,可能需要進行緊急修補或腸道切除手術。

icon_warning 在抽取活組織或切除瘜肉的位置,通常會自行止血。但如果出血加劇或無法控制,可能需要再次進行大腸鏡止血。

雖然大腸鏡檢查有機會導致較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腹膜炎、腸道穿孔、出血、心肺併發症、感染及急性腸閉塞等,但發生的機率很少。

關鍵字#大腸癌#大腸鏡#瘜肉

如有任何醫療需要,歡迎諮詢我們專業的醫護人員。

EPlus booking icon_specialty_finger cursor

其他文章

返回 港·樂活 主頁

【港·健康】大腸鏡檢查程序
近年,香港的大腸癌個案持續攀升,政府推出了大腸癌篩查計劃,合資格人士可獲資助接受大腸鏡檢查。
但很多人對大腸鏡檢查都不甚瞭解,或心理上有點抗拒,就讓我們向大家講解一下大腸鏡檢查過程,讓大家可以更安心接受檢查。
→ 繼續閱讀


【港·健康】大腸鏡檢查前低渣飲食
在進行大腸鏡檢查之前,必須要先清空腸道,醫生才能夠完整地觀察腸壁的狀況,以免影響檢查的準確性。
因此,在檢查前的2-3天內,需要進行「低渣飲食」,以免腸道內堆積太多糞便。那麼,低渣飲食具體是指什麼?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呢?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