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January 2019
看到可愛的寶寶時,父母和家人常常會親吻寶寶,但原來不小心也可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中國
國內有一名歲半女嬰右手臂上突然一片紅腫,起紅斑、丘疹和水皰,並長出一顆顆小疹子。女嬰一直吵鬧不安且發燒。其父母帶她到醫院求醫,主診醫生檢查女嬰狀況後,發現女嬰母親的嘴角有唇瘡,經診斷後認為女童患的是「皰疹性濕疹」,相信是由於母親唇瘡中的皰疹病毒所傳染而引發。醫生判斷由於女嬰的媽媽經常用嘴巴親吻女兒,女嬰或因局部皮膚抵抗力較弱,因而被唇瘡中的皰疹病毒傳染,致感染病毒

延誤醫治恐致命

皮膚科專科醫生指出,皰疹性濕疹並不罕見,大人或小朋友均會發病,普遍本身有濕疹的人士較易感染。首次感染皰疹性濕疹的人士,爆發症狀可以很嚴重,如病發時不去治理,細菌可以滲入血以致皮膚中,有機會致命。患者在病發初期,有機會出現皮膚疼痛、起水皰等症狀,如有此症狀,建議立即向專科醫生求診,一般來說,醫生會為患者開抗病毒藥,再輔以口服的抗生素藥。他又指,如要預防患病,應避免嬰幼兒接觸太多人,而本身有濕疹人士則應做好正常護理程式。
臺灣
臺灣也有一名1歲的妹妹被大人的口水傳染而染上皰疹,嘴巴附近長滿紅斑。她的姐姐在社交平臺發文指,妹妹的嘴唇周圍都爆出皰疹,以致半張臉幾乎爛掉,就連口腔內也長了皰疹,嚴重起來連續兩天不肯喝奶及吃飯,只肯吃蘋果泥。姐姐非常心痛妹妹,但在妹妹仍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家中仍然有大人繼續讓妹妹吃「口水尾」,令她非常氣憤。因此她呼籲大人們:「你們的口水很髒,不要親寶寶、不要幫寶寶咬食物、不要用你們的餐具給寶寶餵食!」

皮膚科醫生:避免親吻嬰孩,勿共用餐具
皮膚科專科醫生解釋,皰疹病毒主要分為一型(HSV-1)和二型(HSV-2),HSV-1是一種依附在嘴唇的病毒,傳染的途徑包括接吻、接觸他人飛沫等,當唇瘡變得痛楚,又或是有水泡時是最高傳染性的。HSV-1皰疹病毒潛伏期一般在2至12天內,嬰孩感染時會出現水珠狀大小的水泡、有痛感、食奶較差、容易疲倦。

他提醒大人有唇瘡就切忌親吻小朋友,加上不能單憑嘴上有沒有瘡來決定是否帶有病毒,因此最好還是儘量避免親吻嬰孩的行為。除了親吻,病毒有機會由口水傳染給小朋友,所以家長不應與孩子共用器具和食物,更不應把食物咬碎再喂孩子。孩子免疫力較差,容易受病毒感染。

如果大人患有唇瘡並親吻嬰幼兒,即使孩子身上沒有傷口,病毒只要接觸其皮膚就會受感染。皰疹病毒亦有機會會入眼,引發角膜炎繼而引致失明。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