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飲品提神醒腦?! 多國已發出指引或立法禁售于兒童

11 October 2019

最近台灣董氏基金會做了一個調查,是有關能量飲品的。
於2018年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的研究發現超過半數(55.4%)年輕人暍了能量飲品後曾出現過至少1次不良反應,包括心跳加速、睡眠障礙、頭痛、嘔心、腹瀉、胸痛等。
世界多國,包括美國、 英國、土耳其等都立法禁售能量飲品給青少年或兒童。


選擇能量飲品並非為補充能量

台灣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能量飲品原來很受台灣的中學生及大學生歡迎,有兩成學生表示在準備考試時都會喝能量飲料,還有兩成男學生會在做運動前後的時間喝。另外,四成學生是想喝就喝,超過三成學生則是熬夜時需要喝。其中,六成學生喝能量飲品的理由是為了提神醒腦,三成是為了消除疲倦,或只是因為純粹覺得好喝。


除咖啡因外 含其他添加劑 如合法興奮劑

不過研究顯示,市場上售賣的能量飲品全部都含有咖啡因,其他常見的提神成分還有牛磺酸、合法興奮劑(如瓜拿納)、維他命B群等;而為了迎合消費者喜愛的口味,大部分都添加了糖或其它甜味劑,以汽水形式包裝。

asian-boy-student-studying-stressed-headaches-test_4236-222營養師指出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長期攝取咖啡因容易影響青少年和兒童的腦部發育智力發展,容易出現的症狀包括:
睡眠質素降低
► 專注力下降
► 造成心悸
► 焦慮


世界多國已發出指引或立法禁售能量飲品給青少年或兒童

加拿大衛生署建議13歲以上青少年,每日每公斤體重的咖啡因攝取量不應超過2.5毫克,依此標準,體重40公斤的少年每天不應攝取超過100毫克咖啡因。

但現在調查顯示,市場上售賣的幾款能量飲料都是喝一罐就已經超過100毫克了。


多款一罐已超過兒童每日糖分攝取量

另一方面,能量飲料也有攝取過量糖分的隱憂。營養師指出,美國心臟協會建議 2至18歲的孩子,每日添加糖的攝取量不應超過25公克,目前絕大部分的能量飲料都含糖,市場上售賣的24款能量飲料中,有11款只要一罐就超過25公克糖了,其他的含糖量也大多超過20公克。因此,並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經常飲用。

營養師建議,要維持精神及專注力,可以從天然飲食中,如:海鮮魚類、貝類、肉類、豆類、雞蛋等,攝取含有牛磺酸和維他命B群。均衡的運動也能促進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的分泌,對情緒穩定以及維持專注力有幫助。

(資料來源: 台灣董氏基金會 )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解開手足口病的迷思】
本港不少幼稚園或幼兒中心都爆發手足口病,本港在過去一星期,已錄得28宗手足口病院舍爆發個案,較對上一周20宗增加。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正調查銅鑼灣禮頓道一所留宿幼兒中心爆發的手足口病個案,有19名年齡介乎3個月至兩歲的學童及1名女職員,自上月起出現發燒、口腔潰瘍和手或腳出現紅疹等病徵,其中兩名受影響男童的呼吸道樣本對腸病毒呈陽性反應。
→ 繼續閱讀


【初生BB感染輪狀病毒 容易又屙又嘔 甚至脫水】
初生寶寶腸胃脆弱,容易出現腸胃炎,媽媽最擔心的情況,就是寶寶肚痛腹瀉!
輪狀病毒是引致嬰幼兒嚴重嘔吐及肚瀉最常見的病因 。
在香港每年就有逾2,000宗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入院治療的個案,幾乎每名幼兒5歲前也曾受輪狀病毒侵襲。6至15個月大的嬰兒特別容易受到感染,由輪狀病毒引起嘔吐及腹瀉的情況亦較為嚴重,部份病人尤其嬰兒會出現脫水、休克甚至死亡。
→ 繼續閱讀

One thought on “能量飲品提神醒腦?! 多國已發出指引或立法禁售于兒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