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也聽過或正在經歷孩子的「Trouble2」。
為甚麼2歲的小朋友會特別麻煩?
因這個時期他們開始有自我意識,但他們卻未有能力表達,所以在家長眼中會像是無理取鬧。有自我意識,最明顯的就是拒絕家長提出的要求,例如想玩便繼續玩,不會理會家長叫停。
而且他們處於對身邊事物極好奇和探索階段,家長眼中小朋友的「叛逆」行為很多時都是他們想嘗試做不同的事而達反了父母的認知而造成。例如你叫他們乖乖食飯,但他們可能想了解蕃茄構造而弄爛它。
謹記4大管教方法 擺平Trouble Two無煩惱
方法1:清晰明確指示
父母時常發現幼兒常常說「No」而很頭痛,但其實這是幼兒從父母身上學會的,因為家長經常叫幼兒「不」可以做這樣,「不」可以做那樣。
因此,家長要減少用「不」字眼,給幼兒的指令要清晰和明確。
例如家長向幼兒說:「在圖書館要安靜」,而不應說:「你唔好大叫」,要讓幼兒明白在什麼環境做什麼行為才恰當,同時減少幼兒學習說「不」的機會。
方法2:給予有限選擇
當家長回應幼兒說「No」時,首先要自己保持冷靜,最好用約五秒時間思考回應。
家長需設定底線,要考慮當時的環境安全、時間限制、幼兒的能力,來判斷他們可選擇的空間。
當他們不斷挑戰家長的底線時,家長緊記要堅持到底,不可有所動搖,才可以讓幼兒明白不能所有事情都為所欲為。
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讓幼兒擁有合理的選擇權和有規範的自主權,例如幼兒不想去公園,家長可回應﹕「我地原定而家去公園,但你唔想去,咁你想係屋企睇書定係玩車?」詢問幼兒的想法,但提供有限度的選擇。

方法3:協助疏導情緒
家長要明白兩歲左右的幼兒來說控制情緒是不容易的,建議在不傷害自己和別人的原則下,給予空間和適合的方法讓他們抒發情緒,例如「掟枕頭」。
另外,兩歲的幼兒語言發展尚未成熟,不太懂表達自己的情緒,導致他們的情緒表現可能會較起伏,當幼兒發脾氣時,可以幫助他們描述情緒,替他們表達「你攞唔到件玩具,所以唔開心喊,喊完你會舒服些。」
如需要,亦可帶他們離開現場作冷靜。
方法4:提供探索空間
除了處理兩歲幼兒的情緒之外,家長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主探索的空間。
由於一至三歲的幼兒不是透過語言來學習,主要透過經驗感觀學習,所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家長應放手讓幼兒自由探索,及運用自己的方式去學習、嘗試、玩耍和體驗事物。
例如﹕幼兒玩車時,不論他把車推動、排列、倒轉,甚至拆除,只要不造成傷害,家長都應容許幼兒探索不同的「玩法」,讓他自主發揮。

塑造正面性格
根據艾力遜所言,幼兒如果在Trouble Two的階段有不好的經歷,或會令他們形成自我懷疑、缺乏信心、不敢嘗試和容易放棄等性格;但幼兒若能安然和成功地過渡這階段,有助他們培養自信、自主和主動性等正面的性格特質。
Trouble Two對幼兒將來的成長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家長應該正面和正確地作出處理。
資料來源 : 慈慧幼苗親子學堂
2 thoughts on “可怕的Trouble Two?”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