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Stomach Cancer)

胃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是癌症中死亡排名的第五大殺手,每年新症接近一千宗。胃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胃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不少患者只當成胃部不適而掉以輕心,延誤診治,因此過半患者到察覺患病接受治療時,通常已擴散到其他組織,病情已到達中晚期。預防胃癌主要從飲食著手,多吃新鮮蔬果,減少進食醃製類食品,若持續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徵狀,應特別留意。

胃癌是甚麼?

當胃壁細胞失控增生,就會形成胃癌。
泛指胃腺癌、胃平滑肌癌、胃惡性淋巴瘤、腸胃道基質腫瘤、神經內分泌細胞的類癌等。
其中大約有90%是胃腺癌,即原發於第一層黏膜層的腺體細胞的癌症,其餘的種 類約佔10%。

胃癌分期

胃癌細胞常見入侵部位包括肝臟、腹膜、鎖骨上淋巴結,其次是卵巢、腦部中樞神經、骨骼及肺。以下是各入侵部位的轉移症狀

胃癌的症狀

早期胃癌的症狀並不明顯,一般只有胃灼熱、常打嗝、消化不良、進食後胃脹不適、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常見的胃病症狀。

  • 持續消化不良或胃灼熱
  • 食慾不振
  • 體重無故下降
  • 吞嚥困難
  • 胃痛
  • 打嗝
  • 感到胃脹 (尤其是進食後)
  • 噁心、嘔吐或吐血
  • 糞便帶血或者呈黑色
  • 無故感到疲倦
如何減低胃癌風險?

🔸 戒除煙酒
研究顯示,吸煙人士患上胃癌的風險比非吸煙者高達100%。從未吸煙或戒煙有助降低胃癌的風險。長期攝取酒精可破壞胃壁黏膜細胞的DNA,令其產生惡性病變。

🔸 防範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寄生於人體胃壁表面的黏膜,是細菌的一種。幽門螺旋桿菌會損害胃壁黏膜導致潰瘍,導致胃細胞產生變化,長期的慢性感染可能令病變胃細胞逐步演化成癌症。

🔸 良好飲食習慣
多吃新鮮蔬果有效預防胃癌 – 十字花科類蔬菜有助分解體內的致癌物質,例如西蘭花、白菜、椰菜花、芥蘭等;含胡蘿蔔素的蔬果可增強抵抗力,例如紅蘿蔔、芒果、木瓜等;含維他命C的食物有抗氧化功能,抵銷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例如橙、西柚、士多啤梨等。
少吃高鹽、醃製、加工燻烤食物 – 如臘腸、鹹蛋、香腸、火腿、煙肉、鹹魚,這些食物經過胃的消化作用,會產生致癌物亞硝酸胺,加上當中的高鹽成分會損害胃壁並導致細胞病變而逐步演變成胃癌;而高溫烹調方法,如油炸或燒烤食物則含自由基,減低體內組織的氧含量,破壞身體組織,增加患癌風險。

圖片來源 : 照護線上
胃癌的風險因素

某些因素會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包括:

🔷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病史:
臨床發現,高達八成的胃潰瘍問題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亦會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

🔷 胃發炎問題:
經胃鏡檢查有慢性胃發炎、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酸倒流等,都有機會演變成胃癌。

🔷 曾切除胃部人士 :
曾接受胃部分切除手術者,可能是因為鹼性膽汁和胰汁的反流而增加癌變風險。

🔷 家族遺傳 :
如直系親屬曾患胃癌或食道癌,患上胃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

🔷 年長人士 :
胃癌多見於老年人,患者多為50歲以上人士。而男性胃癌患者較女性多一倍,而死亡率亦高於女性。

🔷 胃腺性瘜肉 :
瘜肉是腸道系統常見的良性小結節,絕大多數的胃瘜肉都不會有惡性病變,若胃腺性瘜肉大於兩厘米,其中28-40%會有惡性變化,長遠而言有機會演變成癌症。

如何診斷?

一般醫生先作初步診斷,再按需要建議患者驗血(胃癌可導致內出血)、驗大便(腫瘤壞死出血會令大便帶血)、拍攝X光片等。如發現有任何異常或疑問,便會作進一步詳細檢查。

胃部內窺鏡檢查

內窺鏡是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的檢查,是胃癌常用的診斷方法。
檢查前,醫生會於患者的喉嚨後部噴麻醉劑,有需要時在手臂靜脈注入少量鎮靜劑,之後將前端帶光源和鏡頭的軟管經食道伸入胃及十二指腸,然後在屏幕上觀察胃壁、周邊的淋巴結和器官是否有異常狀況;同時又可以用軟管前端的刺針進行切片,抽取胃壁小塊1至3毫米的組織作病理檢驗,檢查是否有癌細胞。內窺鏡檢查需時5至20分鐘。

圖片來源 : 香港防癌會

假如胃鏡檢查結果顯示已患上胃癌,醫生可能需要作進一步檢驗,看看癌症腫瘤的大小、數目、位置和是否有擴散,以決定治療方法。包括以下檢查項目 :
🔍 電腦掃描
🔍 正電子掃描
🔍 磁力共振掃描

治療方法
手術切除

對早期的胃癌患者而言,將大部份或全部的胃以及附近淋巴組織切除,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然後將小腸接駁到食道去,使病人手術後仍能進食。如果腫瘤體積較大就可能要切除整個胃部,甚至連部份食道及胰臟也要切除。但若然癌腫已擴散,便不能進行根治性的切除手術,醫生會考慮作緩解性的手術以紓緩胃出口的堵塞。有部份病人需輔以放射或藥物治療來加強療效。

圖片來源 : 香港防癌會
化學治療

化療是全身的治療,藥物通常溶入血液運行全身,透過攻擊迅速生長的細胞發揮治療的作用。化療一般會在三種情況下使用:

i. 於胃部手術後進行輔助化療,以減低癌症復發的機會。
ii. 當胃癌出現轉移的情况,例如肝臟或腹腔擴散,醫生便會對病者使用化療來紓緩病情,減輕病人痛楚。
iii. 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在對病人進行胃部手術前進行化療,用以縮小癌腫來增加手術的成功機會。

針對胃癌的化療藥物有很多,當中有口服或經靜脈注射的方法。醫生通常會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和病情,配合兩至三種化療藥物使用。

標靶藥物治療

在胃癌擴散的病人中,大約百分之二十會受惠於標靶藥物。在接受治療之前,醫生需要在胃癌組織內測試HER2受體,只有HER2受體出現陽性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標靶藥物。

(資料來源 : 香港防癌會,癌症基金會)


相關文章

【胃內窺鏡檢查】
上消化道內窺鏡檢查 (Gastroscopy),俗稱照胃鏡,是利用一條直徑約0.9厘米、前端裝有光學鏡頭及沿療通道的細長軟身膠喉管子,胃內窺鏡是經口腔進入食道,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內窺鏡以檢查上消化道的病變,過程大概約15分鐘。讓醫生可觀察內部組織健康狀況,與及需要時可從胃鏡的小孔伸出夾子,為病人抽組織作顯微鏡細胞活檢。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