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於膀胱頸與尿道之間的一個環狀分泌腺體,體積有如一個合桃,前列腺的分泌與精子混合後便形成精液。由睪丸所分泌的男性荷爾蒙會直接影響前列腺的生長和運作,所以壓抑男性荷爾蒙是醫治前列腺癌的一個常用療法。隨著年齡增長,前列腺病變 (如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 的風險亦會增加。

前列腺癌是香港常見的男性癌症,在過去二十年間發病率升幅最高的癌症。在 2017年,前列腺癌在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中排行第三位,佔男性癌症新症總數的 13.3%。

undefined 香港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情況 (2017)

🎯 2017年的前列腺癌新症共有 2,240宗。
🎯 按每十萬男性人口計算的粗發病率為 66.0。

(圖片來源 : 衛生防護中心)

🎯 前列腺癌在本港男性致命癌症中排第四位。
🎯 於 2017年共有 443名男性死於此癌症,佔男性癌症死亡人數的 5.2%。
🎯 按每十萬男性人口計算的粗死亡率為 13.1。
🎯 由 1981年至 2017年,前列腺癌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亦呈上升趨勢。

(圖片來源 : 衛生防護中心)

undefined 前列腺高危因素

暫時仍未完全清楚前列腺癌的成因,但下列因素會增加患病的機會:

🎯 年齡 :
隨著年齡增長,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會增加。前列腺癌常見於65歲以上的男士,50歲以下的個案極少。
🎯 遺傳 :
父兄近親曾患有前列腺癌,風險相對提高,其發病機率會較高。
🎯 飲食 :
長期食用高脂肪食物,如多肉及多乳類產品,有機會增加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
🎯 其他因素 :
肥胖、長期缺乏運動、吸煙、前列腺病變等,有可能增加患前列腺癌的機會。

undefined 前列腺癌的徵狀

前列腺癌是生長較為緩慢的癌症,早期徵狀並不明顯,與一般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逐漸增大或癌細胞開始擴散及轉移時,可能會引致以下一種或多種的徵狀 :

🎯 排尿因難,排尿緩慢或中斷及不暢順
🎯 尿頻、尿急、夜尿增多
🎯 排尿或射精時感到刺痛
🎯 小便或精液帶血
🎯 若癌細胞擴散至大腿、盤骨或脊骨感到痛楚或僵硬,患者亦可能會感到疲倦、胃口不佳和日漸消瘦

前列腺癌的部分徵狀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又稱前列腺肥大) 極為相近。前列腺肥大是一種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症,在 60歲以上的男性非常普遍。

🚨若出現腰背、盆骨、脊骨和臀部痛楚,或氣喘、下肢無力,則顯示前列腺癌或已發展至晚期,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肺部或其他器官。
🚨 此時患者亦可能會感到疲倦、胃口欠佳和體重下降。
🚨 及早發現前列腺癌,有助增加治癒和有效控制病情的機會。


undefined 前列腺癌檢查

為了診斷前列腺癌,醫生除了詢問患者的徵狀和進行檢查,此外或會查詢以往病歷及進行以下部分檢查 :

肛門指檢(DRE)

醫生會將戴上手套的手指探入患者的直腸,透過直腸 (肛門) 以檢查前列腺的質感、形狀和大小有否出現異常的腫塊。

肛門指檢 (圖片來源 : 香港防癌會)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是一項簡單的血液檢查,為了檢查血液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水平。
一般應在4ng/mL以下,如指數達10ng/mL或以上,則代表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如有懷疑,醫生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
而指數在4至10ng/mL之間的,有可能是由於前列腺肥大,亦可能是早期的前列腺癌。

直腸超聲波掃描及活組織檢驗(TRUS)

在直腸超聲波的輔助下,醫生利用針管有系統地抽取前列腺組織作細胞化驗,以確定是否有癌症腫瘤。

超聲波掃描及活組織檢驗 (圖片來源 : 香港防癌會)


影像檢查(Imaging)

在確診前列腺癌後,醫生可能還需要為風險較高的患者進行以下一種或多種檢驗,包括:
✔️ 腹部電腦掃描(CT)或磁力共振掃描(MRI)
✔️ 骨骼X光檢查
✔️ 骨骼同位數掃描和正電子掃描(PET)
✔️ 以進一步檢查前列腺的形態和瞭解前列腺癌的擴散情況

undefined 前列腺癌治療方案的考慮因素

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多種,主要分為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和化學治療。因前列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齡較大,部分早期的腫瘤又生長緩慢,未必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壽命,所以建議的治療方案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 :

📌 腫瘤的影響範圍 (癌症期數)
📌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的度數和上升速度
📌 Gleason分數

前列腺癌組織經化驗後,病理學家會根據癌細胞兩種最常見的分化度 (Differentiation),各給予由1至5的評分,所以總分是2至10。
Gleason分數愈高,前列腺癌的生長速度和擴散的風險便愈高。一般7分以下的是屬於生長較慢的類型,反之,7分或以上的便較惡。

undefined 治療方案的選擇

治療方案有多種選擇,因整體療效相若,所以要考慮的反而是每種方案不同的副作用、方便程度和患者的意願。醫生會根據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癌症的期數和擴散風險等,與患者共同制定適合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早期前列腺癌治療
► 積極監察
► 前列腺切除手術
► 放射治療
► 荷爾蒙治療

晚期前列腺癌治療
► 口服靶向性荷爾蒙藥物治療
► 化學治療
► 放射性藥物治療

早期前列腺癌治療

I. 積極監察 (Active Surveillance)

💊 只適用於低風險的早期前列腺癌,醫生會先建議積極監察,例如定期為患者每半年檢查一次肛門指檢及監察前列腺特異抗原的升幅。直至腫瘤生長加速才進行下一步的根治性治療。
💊 好處: 部分患者可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即使日後需進行治療的話,也可推遲治療副作用 (包括失禁和陽痿) 的發生,使患者有較佳的生活質素。
💊 若患者年紀太大或身體狀況太差,並不適合任何根治性治療時,即使癌腫瘤較大或較惡,醫生也只好採用消極觀望法,當患者受前列腺癌影響不適時,才進行紓緩性治療,例如荷爾蒙治療等。


II. 前列腺切除手術 (Prostatectomy)

💊 把前列腺連同周圍的組織,包括精囊,有時並包括附近的淋巴結,一併切除。
💊 保留神經的切除方式: 盡量避免令前列腺兩旁負責操控陰莖勃起的兩小束神經受損。
💊 不保留神經的切除方式: 如癌腫已侵入或極為接近這些神經纖維,醫生便需同時切除神經纖維。切除神經纖維之後,便無法自然勃起。

年齡75歲以下而前列腺癌屬早期 (第一期和第二期),身體無嚴重病患而預期可多活十年或以上的患者應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


III. 放射治療 (Radiotherapy)

其中又包括 體外放療 (external RT) 和 體內放療 (brachytherapy) 兩種,整體療效和手術相若。

體外放療 (external RT)
💊 適合多種風險類別的局部前列腺癌患者。
💊 現時均採用精確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或類似技術,以減低副作用。
💊 過程像照X光,患者需接受一星期五次,為期約七個半星期的療程,每次需時約二十至三十分鐘,毋須住院。
💊 常見副作用: 放射治療期間或會感到疲累、小便頻密、輕微腹瀉和放射部位皮膚灼痛等。
💊 特點:
• 體外放療需時較長
• 不用麻醉或手術,較年老體弱的患者亦可順利完成療程。
• 治療後出現小便失禁及陽痿等後遺症的機會亦較手術低
• 由於直腸貼近前列腺,會受到較高劑量的幅射,日後或會出現輕微流血或潰瘍的情況,但較嚴重後遺症的風險一般低於5%。

(圖片來源 : 香港防癌會)

近年研究顯示,中、高風險患者體外放療時若配合荷爾蒙治療,可大幅增強療效。

🚨 通常是先開始注射一種針藥去壓抑男性荷爾蒙,先行縮小腫瘤,然後再在兩三個月後才開始體外放療。
🚨 中風險患者只需半年荷爾蒙療程,高風險的則要兩至三年的荷爾蒙療程。
🚨 前列腺癌若在手術時未能被完全切除,或在手術後局部復發 (例如癌指數PSA逐步回升),也可使用體外放療來消滅腫瘤。療程和上述的相若,但時間一般是六至六個半星期左右。

體內放療 (brachytherapy)
💊 即是使用手術方式將多顆放射性金屬粒植入前列腺內,進行近距離放療。
💊 這些金屬粒的輻射量會慢慢地逐漸減低,不用再取出。
💊 體內放療程序的需時雖短,但因放射線未能覆蓋腺體附近組織,所以只適合低中風險的前列腺癌。
💊 這療法近年在外國頗為流行,但在本港並不普遍,臨床經驗亦較少。


IV. 荷爾蒙治療

💊 又稱「雄激素抑制療法」或「去勢療法」。
💊 是控制病情和減輕因癌細胞擴散而引起的徵狀的一線治療方案。
💊 男性荷爾蒙會刺激前列腺癌增生,透過手術切除睪丸或以針劑藥物抑制睪丸製造男性荷爾蒙,從而降低體內的男性荷爾蒙水平,減慢及控制癌細胞的生長,令腫瘤萎縮。
💊 應用範圍廣泛:
• 配合放射治療去根治風險較高的腫瘤;
• 紓緩已擴散至淋巴、骨骼或其他器官的晚期前列腺癌,或者經治療復發的患者;
• 一些因年老體弱而不適合手術或電療的患者,荷爾蒙治療更是唯一能壓抑腫瘤的方法。
💊 副作用:
• 可能引致性慾下降、陽痿、疲倦、熱潮紅、骨質疏鬆、肌肉萎縮、血糖和血脂增加、體重增加等,所以患者更要注意適當飲食和運動。
• 針藥的影響是短暫性的,睪丸切除手術的影響當然是不可逆轉。


晚期前列腺癌治療

對晚期前列腺癌來說,利用睪丸切除或針藥來壓抑男性荷爾蒙是很有效的第一線荷爾蒙療法,九成以上的患者反應都很好,但它只能令癌腫瘤進入「冬眠」,不能將它完全消滅,腫瘤在平均兩年左右之後便會再度活躍。
醫學界以往認為這是因為癌細胞已演化至不需依賴荷爾蒙生長的地步,就像細菌產生抗藥性一般,所以稱這階段的腫瘤為「荷爾蒙抵抗性前列腺癌」。

當腫瘤發展至這階段時,醫生便需引入其他療法去減慢癌細胞的生長,但療效較弱和短暫。常用方法包括加入抗男性荷爾蒙藥或類固醇去擾亂腎上腺製造男性荷爾蒙的功能。

🎯 口服靶向性荷爾蒙藥物治療
• 近年,新一代口服靶向性荷爾蒙藥物如恩扎盧胺(Enzalutamide)和阿比特龍(Abiraterone)的推出,為前列腺癌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
• 兩種藥物是透過不同的途徑來抑制癌細胞增長。
• 配合傳統荷爾蒙針藥治療,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指數,有助延長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及生存期,以及延遲患者需要接受化療的時間。
• 服用方便,每日只需口服一次,副作用不多。

🎯 化學治療
• 適用於對荷爾蒙治療未能抑止癌細胞生長的前列腺癌患者。
• 患者的身體狀況會是考慮選用化學治療與否的重要因素,由於大部分前列腺癌病人都是體弱的長者,只有少部分患者適合接受化療。詳情可向你的腫瘤科醫生查詢。

🎯 放射性藥物治療
• 若癌細胞已擴散及轉移至前列腺以外的部位如骨骼、淋巴,此類前列腺癌稱為「轉移性去勢治療無效前列腺癌」。
• 對於有骨轉移的去勢治療無效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性針劑藥物如鐳-223可減輕癌症骨轉移所引致的徵狀,以及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資料來源:衛生防護中心, 香港防癌會 , Find Doc健康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