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童發展】幼兒社交發展 – 與同伴相處

幼兒隨着一日一日的成長,大約兩、三歲開始在社交上有明顯的發展,他們開始與其他小朋友互相追逐、模仿,一起遊戲。在交朋友的過程中,他們會逐漸學習到簡單的社交技巧,包括基本的禮貌、輪流玩耍、分享玩具及解決紛爭等。這些對小朋友日後的成長都很重要啊!

不過兩歲的幼兒社交經驗不多,特別在這幾年的新冠疫情環境下,如果家中沒有兄弟姊妹,孩子和同輩小朋友一起相處,共同遊戲的機會更少。

兩歲的幼兒一般尚未有清晰的時間觀念,若要求他與別人分享玩具,他便以為會永遠失去它。即使大一點的孩子開始與別人分享玩具了,他亦只會選擇性地將玩具借給他喜歡的小朋友。家長的教導可幫助孩子在不同的場合與同輩相處時,學習與友伴輪流玩耍與互相分享。

如何教導孩子與友伴輪流玩耍?

  • 當孩子排隊等候時,可在旁和他說話,分散他的注意力。
  • 預先告訴孩子他可以玩多久,時間到了便要輪到下一位小朋友。
  • 遊戲將要結束前,預先引導孩子接受遊戲告一段落,先給孩子心理準備。
  • 讓孩子覺得還有其他更好的玩具或遊戲。
  • 如果孩子不願意放下手上的玩具/遊戲,先要接納他的感受,然後引導他學習輪流等候,亦可向他提供其他玩具/遊戲的選擇。

小朋友表現害羞,點做好?

較為沈靜内向的孩子一般需較長時間來適應陌生人,為免令孩子焦慮,家長不宜催促或勉強孩子。
家長應嘗試體諒和接納孩子的特性,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耐心地引導他與人溝通。

陪同觀看:可先陪同孩子觀看其他小朋友遊戲,讓他從觀察中學習
以身作則:家長可示範怎樣參與遊戲
適時邀請:在適當的時候邀請孩子一起加入

若孩子仍然拒絕參與,家長要表示接纳,但不要責罵或取笑孩子,以免打擊其自信心,令他更加不敢與人接近。

若孩子願意參與,待他投入遊戲後,家長可漸漸退出,但仍要從旁觀察以作支持。

小朋友搶人玩具,點做好?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到孩子們因爭奪玩具而爭執的情況。其實,這並不代表孩子天生自我中心及霸道,只是他未學懂怎樣考慮別人的想法或感受,以及不懂如何解決問題。

家長可先觀察孩子們之間的反應,在適當時才介入幫助處理。

若孩子把玩具搶到手👇

要立即介入,如:「那是小朋友的玩具,不可以搶。」
引導他去想其他辨法:「你想玩那個玩具,應該怎麼辨?」「對了,你可以去向小朋友借。」「用你的玩具與小朋友交換或是等他玩完你才玩,都是好主意。」

若對方堅決不讓他搶走玩具,孩子不開心地退下來👇

可向孩子表示理解他的心情:「小朋友不讓你玩,你不開心是嗎? 但那是小朋友的玩具,如果他的玩具被人搶了,也會像你這般不開心。」並引導他去想其他辦法。

若對方後來同意借玩具給他,教他說聲「謝謝」;不然,就要嘗試用別的玩具或遊戲去吸引他了。

icon_star 千萬不要妄下判斷,偏袒某一方,或命令其中一方退讓。孩子不會因此學到與人分享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朋友常常打人,點做好?

小朋友因為爭奪玩具而打架是不時會出現的問題,他們也可能會在受到挫折或情緒欠佳時作出一些攻擊性行為。
家長要適當教導孩子用正途去解決問題,否則孩子或會將「打人」變成習慣。

開始遊戲前,事先與孩子協議幾條和小朋友玩耍的規則。例如:「要輪流玩」、「要愛護小朋友」等。說明不守規則的後果是什麼,如「把玩具拿走一分鐘」或「去冷靜一分鐘」。

若孩子友善地與人玩耍,要稱讚他。

若孩子在玩耍時打人,應即時阻止他。

若孩子仍未能停止,則可將他帶開讓他冷靜至少一分鐘,期間不給他任何注意。當他能安靜地待上一分鐘後,才讓他再參與遊戲,並提醒他要守規則。

同時可引導孩子跟對方握手言和。在孩子能跟小朋友和氣地玩耍時,便要稱讚他。

icon_star 家長處理時不要縱容孩子,也不要長篇大論說道理,更不應以暴易暴,責打孩子。要用堅定有效的方法,令他學會粗暴待人的後果。

幼兒大多數都不會遵守秩序或與人分享玩具,這是孩子發展必經的階段。
家長不應期望孩子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能跟同伴和諧共處;以身作則和耐心引導才可協助孩子逐步學懂與人相處之道。

(參考資料:衞生署 家庭健康服務)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Epluskids fb cover_emotion development 0-6

【樂童發展】幼兒社交情緒發展 (0-6個月)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就算小朋友都唔例外,是人與生俱來的反應。
情緒有正面或負面,不過都有其作用,能提示我們照顧自己的需要,回應眼前的處境,並促進與人溝通和親近。
我們要如何培育嬰幼兒的社交情緒發展呢?
→ 繼續閱讀


Epluskids fb cover_emotion development 7-12

【樂童發展】幼兒社交情緒發展 (7-12個月)
初生的BB逐漸成長, 在7-12 個月的時候開始學坐、學爬行,以及開始進食固體食物。同時,BB的情緒表達也開始變得更豐富,對不同人也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開始進食固體食物後,當BB嚐試到新的食物味道後,他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表情,流露不同的情緒以表現他的喜惡。BB見到自己喜歡的人和物時亦會表現興奮雀躍的情緒。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