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February 2019
「史密德氐幹骨軟骨發育不良」是罕見的先天性侏儒症,估計每 1 萬人中約有 1 人有機會患上。因細胞形成過程出現基因突變而發生,他們一般智商正常,但目前未有藥物可以治療。患者在嬰兒時期開始,會發現雙腿彎曲,走路不穩定,並會有髖部畸形和胸骨發育不良,亦有關節炎和關節僵硬等症狀。這些罕見病患者往往需要面對昂貴的醫療開支,經濟負擔沉重,但日新月異的科技或能為他們帶來一線曙光。

最近,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成功利用「特異性內質網應激抑制劑」(ISRIB),阻止細胞內的異常合成,在患有罕見「史密德氐幹骨軟骨發育不良」(MCDS)的侏儒症老鼠注射抑制劑後,發現幫助骨骼生長至少 10%,恢復至接近正常水準。研究人員指製造抑制劑的費用並不昂貴,亦不見有明顯的副作用,若未來能進行醫學臨床試驗,將為罕見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港大生物醫學學院講座教授表示,侏儒症患者的疼痛感覺會隨著年齡增長,亦因身材矮小,容易受到歧視。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陳振勝指出,侏儒症患者因身高所限,在日常生活中如一般開門、開燈,甚或連如廁也可能面對困難。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在患者的長骨和股骨施手術治療,把彎曲的骨骼拉直。手術治療始終有感染風險,但已能儘量減輕疾病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

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此病的骨骼生長不良是源於骨骼內蛋白質不能正常折疊,導致細胞應激反應(ISR)過量出現,以致軟骨細胞發育異常。團隊發現使用特異性內質網應激抑制劑(ISRIB),能阻止細胞內的異常合成。研究以老鼠作試驗,把 ISRIB 注射于有 MCDS 基因的懷孕老鼠和新出生老鼠身上,成功在 1 個月內矯正骨骼畸形的問題,骨骼生長由 85% 恢復至接近正常 95%,而且沒有明顯副作用。研究結果已於生物科學學術期刊《eLife》發表。


港大研究人員成功利用抑制劑,幫助患上侏儒症的老鼠生長骨骼。(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參與研究的王承博士表示,ISRIB 的藥物分子容易合成,價錢並不昂貴。從老鼠試驗中發現,越早使用 ISRIB,所發揮的效用則越大,若應用人體上,如患者過了青春期才使用,因骨骼生長板已關閉,則較難產生作用。陳教授則表示,相關的研究仍要進行更深入的老鼠測試,即使通過測試後,亦要再進行申請,經批准後才能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因此還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應用在病人治療上。而且 ISRIB 並不是適用於各種侏儒症,因此必須經過基因測試,確保適合才能使用。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