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常引致急性腸胃炎,亦是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原。每年11月到3月是諾如病毒流行發病期。
諾如病毒傳染力十分強,少許病毒便可以致病,容易引發群聚集體感染。一人感染足以全家中招,引起痾嘔肚痛,發燒不適。

病原體
諾如病毒,又被稱為諾沃克類病毒 (Norovirus)。諾如病毒被認為是導致非細菌性腸胃炎爆發的主要致病原。
諾如病毒可透過進食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接觸受污染的物件及經氣霧化的嘔吐物而傳播。 外國研究顯示約一半的諾如病毒感染個案是由食物引起的。貝殼類海產特別是生蠔、未經煮熟的蔬菜、沙律和冰塊都是常見引致人類受諾如病毒感染的食物。
所有年齡組別的人士均有機會受到諾如病毒感染,而在冬季最為活躍,由其引致的傳染病也多在冬季爆發。

病徵
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輕微發燒及不適。大部分患者一般會自行痊癒,症狀通常在1 - 3天內有所改善。


傳播途徑
諾如病毒屬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很少量的諾如病毒已具傳染性,人們即使感染後亦不會產生長久的免疫力 。在高風險人士中(即幼兒、老人、孕婦和其他免疫力較弱的人)染病率超過 50% ,而他們因進食海產而爆發的諾如病毒腸胃炎的染病率可達 90% 。
感染可透過下列途徑傳播:
- 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 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
- 接觸受污染的物品
- 經嘔吐時產生的帶病毒噴沫傳播
潛伏期
潛伏期通常為 12 - 48小時。
嘔吐症狀一般較為明顯,會持續1~2天,但諾如病毒在體外環境可能存活長達2至3週。外國研究顯示,即使患者恢復後的兩週或更長時間內,仍然可能傳播諾如病毒。
治理方法
補充水分
為患者補充足夠水分及電解質,避免因上吐下瀉嚴重而產生脫水現象。
清淡飲食,少量多餐
避免進食過油或高糖的食物,因會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
注意營養攝取
補充優質蛋白質,幫助腸胃道細胞修復,康復後也要持續調理飲食,避免增加腸胃負擔。
一般患者可於1 - 3天內自行痊癒。另外,抗生素對此病並無療效。
預防方法
可採取一般預防腸胃炎的措施來預防諾如病毒,現時並沒有疫苗來預防此病毒感染,亦沒有特效藥可治療。
注意良好的個人衞生
- 勤洗手,尤其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及如廁後都必需清潔雙手。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潔淨雙手,搓手建議最少20秒。
- 清理或處理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所有清理工作完畢後,必須徹底洗手。如出現發燒、嘔吐或腹瀉等腸胃病徵,不要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生求診。
- 患者或帶菌者切勿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

注意食物衞生
- 處理食物時,應注重選擇安全的食材、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分開生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和把食物存放於合適、安全的溫度內。
- 避免飲用來歷不明的冰塊所調製的飲料。
- 貝殼類海產應徹底煮熟才食用。
- 孕婦、嬰兒、幼兒、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容易受感染,應避免進食沒有烹煮的食物(如貝類海產,特別是生蠔)或食物內含有不會被煮熟的原料(如三文治、沙律等)。
保持良好環境衞生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必須立即清理嘔吐物/糞便,及妥善消毒被污染的地方。
- 保持衞生設施和排水系統正常運作。
- 應妥善清潔及消毒患者曾使用的廁所和受排泄物污染的地方。
- 若患者嘔吐和腹瀉發生的附近範圍有未覆蓋好的食物,應丟棄可能已受污染的食物。

消毒清潔指引
💠 安排其他人士遠離受污染的地方
💠 使用1:49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及消毒受污染的物品各地方
💠 沾附有病菌的床單和衣物應立即換洗,並可採用稀釋漂白水擦拭環境,減少病毒傳播
💠 在整個消毒的過程中,須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
💠 所有清理工作完畢後,必須徹底洗手
(參考資料:衞生署 衛生防護中心)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如何打擊塵蟎的滋生?】
堆積如山的塵蟎可令人出現皮膚敏感、周身痕癢及出疹。
你知道嗎?每張床褥都可能潛藏10萬至100萬隻塵蟎,如果家長唔打擊塵蟎的滋生,小朋友患上鼻敏感、濕疹、哮喘等過敏症的風險會大增。
要怎樣打擊塵蟎滋生呢?
原來睡房是塵蟎滋生的黑點!以下就讓我們了解一下有關減少塵蟎的策略啦!
→ 繼續閱讀

【鼻敏感的誘發因素】
鼻敏感,又稱為「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全世界的平均發病率為13.9%,近半數患者同時患有哮喘和濕疹。而過敏性鼻炎流行率較低的地區,哮喘和濕疹的流行率也相對較低。
在香港,約 4個人就有1人有機會患有鼻敏感。
嚴重的鼻敏感症狀會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日常生活;更可能引致其他病症。所以,應該及早看醫生治療。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