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節氣 – 白露】

已經踏入9 月,中秋節快到了!今日 (9月7日)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

命名為「白露」是因為在這節氣期間,天氣漸轉清涼,夜間氣溫下降較快而令到水氣開始凝結成露水,露水晶瑩剔透,清晨時分常會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白色的露珠。

氣候特點

白露時節日夜溫差增大,夏季的熱空氣漸被秋季清涼的冷空氣所取代,日照時間較短,

白晝的陽光尚熱,但太陽下山後氣溫便很快下降。

白露養生方法

飲食方面

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到了白露時節 更為明顯,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

因秋燥而容易傷肺,最容易對呼吸道產生傷害,可能會不自覺喉嚨癢想咳嗽、早晨起床或出現鼻子過敏的情況。如沒有好好調理,冬季時就容易引起許多有關肺部的疾病,特別是長者。因此,秋天是養肺、潤肺的好時機。

可多吃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等食物去預防秋燥,例如:銀耳、百合、杏仁、梨、蘋果等。

生活方面

古語有云:「白露勿露身」。因為此時節日夜溫差大,提醒人們不可以再像夏天時經常打大赤膊,要注意早晚不要受涼。最好記得隨時攜帶薄外套,以免不小心著涼感冒。

秋燥容易讓人上火、心神不寧,常見躁動、心煩、焦躁不安的情緒,甚至會影響睡眠質素。

除了要盡量避免油炸、辛辣燥熱食物,每天要多補充水分,及注意保濕,以降低秋燥的乾枯所帶來的不適。

喝水要小口小口地喝、慢慢喝、分成多次少量的,這樣身體才能有效吸收,不要一次灌下一整瓶水,否則容易造成隔天身體局部水腫。

最後更新:7/9/2022

(參考資料:醫院管理局 中醫動)


其他文章

bewellnesshk fb cover_廿四節氣_處暑

【廿四節氣 – 處暑】
今日(8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
中國一向有「處暑寒來」的諺語,代表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
「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即表示暑氣將退伏而潛處。這時候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有「暑氣至此而止」的意思。
→ 繼續閱讀


【廿四節氣 – 立秋】
今日 (8月7日) 已經是「立秋」了!代表秋天就快來了。
中國古代的四季劃分法,是根據天象變化,以廿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因此立秋代表秋季的開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時期。
不過,特別是在立秋前後,由於盛夏餘熱沒有消退,日間仍然非常炎熱,故有「秋老虎」之稱。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