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是由許多肌肉、血管、神經、腺體和其他軟組織所構成,主要控制消化道廢物的排泄。是消化系統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關,由於富含神經使我們控制排便自如,不過許多的病變也會造成肛門的一些不舒服。加上位處私處,病人難以啟齒或忽視它,往往直到病重才找醫生。而痔瘡是肛門疾病中常見的毛病之一。

是什麼原因會引發痔瘡?人只要站立、坐著都可以發生,因為肛門及直腸上方的血流在此時都會對它們產生壓力,飲食習慣缺乏生果和蔬菜的食物纖維,其它如排便習慣不佳、便秘、腹瀉、懷孕、肥胖、排便時間過長(邊看書、邊聽音樂)、經常用力排便、不當使用瀉劑或灌腸劑、遺傳等等因素都會引起痔瘡。
痔瘡的種類


痔瘡的常見徵狀
- 大便帶血
- 痔瘡脫出
- 肛門痕癢
- 當痔瘡受到絞窄時,肛門感到疼痛
治療方法
包括保守療法及外科療法,治療方法應因各人病徵、嚴重程度及痔瘡種類而作選擇。
📌 保守療法
保守療法所指的是飲食及藥物治療 ,主要目的是防止惡化及減輕症狀,舒緩徵狀比較輕微的痔瘡。
- 飲食:增加高纖維食物,多喝水
- 藥物治療:局部藥物如栓劑或軟膏。可減輕病徵,但不會令痔瘡縮細。例如,Daflon可能減輕水腫及炎症性的膨脹。
📌 局部治療法
適合只有流血並無脫出的早期痔瘡的診療方法。例如:
- 橡皮圈結紮
以橡皮圈結紮痔核根部,阻斷血流,使痔核在結紮後十天左右,自動乾枯脫落,其優點是接受治療後不需住院,且較少有疼痛現象發生,追蹤治療約每隔兩星期複診一次(請遵照醫生指示)。執行橡皮筋結紮後三、四天內,肛門會常有脹滿、頻欲排便或不舒服的感覺,多行溫水坐浴可以減輕。若疼痛厲害,非溫水坐浴能減輕時,應再回門診複診,由醫生開處方服用止痛藥,並臥床休息。
- 多普勒超音波引導痔瘡動脈結紮術 (超聲波無刀除痔術)
用超聲波探測供應血液予痔瘡的動脈,結紮動脈及把痔瘡黏膜懸掛回肛門內,令痔瘡因缺乏血供應而萎縮,達至無刀除痔,減少傷口受細菌感染的風險。
- 痔瘡溶解術
此技術是透過微量電流溶解痔瘡血管細胞裏的水分,從而阻斷血管的供應,使痔瘡約於七至十天內失去養分,自然萎縮並由身體吸收,痛楚及其他痔瘡症狀亦會續漸減輕,最後自我復原,部分病人一次療程見效。
📌 手術切除
適合病情比較嚴重,如脫出的痔瘡,血栓痔 ; 或經過保守治療而徵狀未有改善的痔瘡。
- 安全而最有效,最徹底的治療方法。
- 手術後併發症,如括約肌受損以至大便失禁或肛門收窄,在現今手術後此情況已極為罕見。
- 外科手術包括痔瘡槍手術,一般都需要在全身或半身麻醉下進行。
- 傳統痔瘡切除手術
傳統切除術環狀痔瘡切除手術 (痔瘡槍手術)是超過二十年歷史的手術方式,對所有痔瘡都有效,內外痔可以同時切除, 較適合有嚴重外痔的病人,採半身麻醉。
♦ 手術時間: 30-45分鐘
♦ 手術後肛門傷口疼痛,持續由幾天至一星期,但大多可以用止痛藥控制
♦ 傷口完全癒合約需六星期 - 環狀痔瘡切除手術 (痔瘡槍手術)
♦ 適合使用於第三、四級的內痔
♦ 外痔嚴重的患者、肛門狹窄的患者不適合
♦ 手術時間約30-45分鐘
♦ 把痔瘡推進肛門內約三至五公分
♦ 將鬆弛脫出的內痔黏膜切除
♦ 阻斷外痔黏膜的血管供應,讓其漸漸凋萎
♦ 同時達到切除及吻合動作
♦ 手術後輕微不適,持續數天,並無肛門傷口及疼痛

痔瘡等級
第一級:可能有流血狀況,但痔瘡沒有突出
第二級:痔瘡在大便時會脫出,但大便後會自動縮回
第三級:痔瘡脫出後須以手把它推回才能復位
第四級:痔瘡長期突出,即使用人手亦無法推回,俗稱「脫肛」
怎樣可以預防痔瘡?
最好方法是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

- 避免排便時太用力
- 進食大量的蔬菜、生果及五穀類食物,配合飲用充足的流質飲品有助軟化大便,及保持有規律的排便習慣
- 定期做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患上痔瘡的機會
- 如工作需要長時間維持坐姿的話,可間中站立或步行一會作為短暫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