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公佈的數字,約每四名患癌女性中,就有一名是乳癌患者,平均每 15位香港婦女便有一位於一生中會有機會患上乳癌*。
乳癌位列香港婦女致命癌症第三位*。
隨著大眾對乳癌的意識提高和醫學上的發展,雖然乳癌新個案每年有上升趨勢,但可幸的是,死亡率在過往10年並沒有提高,佔患者總人數約10%。所以及早發現,及早醫治,能令生機再現。
及早檢查
乳癌若在早期便被發現,患者就能夠有較多治療方案選擇,提高治愈機會。同時,患者亦可採取較溫和的治療方案,大大減輕生理和心理上的負擔。
乳癌的風險因素
目前為止,雖然醫學界對乳癌的成因仍未能完全了解,但我們知道某些因素會增加患上乳癌的機會,包括:

- 年齡增長
- 未曾生育或高齡首次懷孕
- 不曾哺乳
- 較早來經 (12歲之前) 或較遲收經 (55歲之後)
- 服用荷爾蒙補充劑或避孕藥長達 5年以上
- 缺乏運動
- 吸煙、飲酒
- 基因測試確定帶有某些基因突變,如 BRCA1 或 BRCA2
- 有家族乳癌病史,尤其是母親、姊妹或女兒在 50歲之前患有乳癌
乳癌的症狀
大部分確診乳癌的女性,均因為發覺乳房有硬塊或外觀有變,主動求診而發現乳癌。乳癌的常見症狀如下:

乳房疼痛一般與乳癌無關,有可能與青春期、經期及懷孕初期的內分泌變化有關;而乳房硬塊也有可能由經期前後的液囊或纖維性囊腫引起。不過,請注意,並非所有乳癌均有觸感,有時候更可以全沒感覺,到手觸得到時,腫瘤可能已經成塊或增生,所以一旦發現乳房有以上變化,應儘早求診。及早發現,愈早治療,治癒的機會愈大。
自我檢查乳房
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應該熟悉自己的乳房狀況,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在自我檢查時發現的。自我檢查應在乳房並無疼痛或腫脹的情況、如經期後進行。任何女性一旦察覺乳房狀況有異,都應盡早找醫生檢查,獲取專業的意見和診斷。
觀察
- 藉著自行檢查,留意乳房皮膚變異:皮膚有否出現皺紋或凹凸不平,不尋常泛紅或其他顏色轉變。
- 乳頭變異:包括形狀改變、結焦、疼痛、泛紅。
- 乳頭滲漏:變異情況通常是一邊乳頭發生滲漏,有血跡或在未有擠壓時亦有異物流出。
- 比較乳房從前狀況:看看大小、外形是否出現不尋常變化。
- 對比左右兩邊乳房:是否有任何變異。

觸感
- 可於淋浴時或仰臥在床時進行。先舉起右手放在頭後,用左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三隻手指指頭放在右側乳房,作小圓圈按摩動作,由乳房側腋下位置一直打圈向內至乳頭。輕輕擠壓右邊乳頭,觀察有否出現分泌物。然後再檢查另一面。
- 硬塊、腫脹或變硬:年輕婦女乳房的硬塊或腫脹如與月經無關,且持續至經期後,須及早求醫;任何年齡的婦女,如一邊乳房出現有關變異,亦須作進一步檢驗。
- 持續不正常痛楚:所指的不是月經所引起的痛楚,而是經後持續,並在一邊乳房出現的腫痛。
每月進行自我乳房檢查及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有助及早發現早期乳癌的危險訊息。
乳癌的期數
由於乳癌種類繁多,近年,醫生亦傾向根據不同乳癌的個別特徵來決定治療方法。以下各期數分類可作參考:
零期乳癌
也稱原位癌,是最早期乳癌,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內。
罹患乳癌零期時,少數患者會因為發現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或覺得局部有個腫塊,但多數人並沒有症狀。
第一期乳癌
乳房腫瘤小於兩公分,而且淋巴結侵犯小於兩公厘。
第二期乳癌
第二期的乳癌裡面,假使乳房腫瘤大於兩公分,那腋下淋巴結要「沒有轉移」才能符合條件。如果乳房腫瘤小於五公分,且腋下淋巴結轉移數目為1-3顆,那也是第二期乳癌。
第三期乳癌
第三期乳癌為「局部廣泛性乳癌」,乳房腫瘤本身較大,且有腋下淋巴結癌轉移。另外,侵犯皮膚或胸壁的浸潤性乳癌也算第三期,特徵很像乳腺發炎的「發炎性乳癌」就是第三期乳癌。還有些患者乳房的腫瘤並不大,但腋下淋巴結已經有超過四顆的癌轉移,或是淋巴結癌轉移至內乳或同側鎖骨區域的話,也算是第三期乳癌。
第四期乳癌
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轉移至像是肝臟、肺臟、骨頭、或腦部時,就稱為第四期乳癌。
檢查診斷
醫生了解過患者的病歷和家族病史後,會檢查患者的乳房、腋下和頸部的淋巴結,看看是否有腫脹、痛楚或其他異常狀況。如有需要,醫生或會安排以下一項或多項檢查,再作詳細診斷。
☑ 血液檢查
☑ 乳房X光造影檢查
☑ 超聲波掃描
☑ 活組織檢查
☑ 骨骼掃描
☑ 正電子掃描

治療方法
醫生會根據乳癌的分期、腫瘤的大小、患者的健康狀況和意願等,從而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乳癌主要有六種治療方法,包括:
- 外科手術:如乳房保留手術和全乳房切除手術。
- 放射治療 (電療):利用高能量X光射線殺死癌細胞,一般在手術後進行。
- 化學治療 (化療):利用抗癌藥物來破壞癌細胞,可在手術前或手術後進行。對於化療引致的副作用,可透過藥物來舒緩。
- 荷爾蒙治療:利用藥物防止癌細胞生長,一般在手術後進行,有時也可在手術前採用或用於治療復發乳癌。
- 標靶治療:對於HER2型乳癌,可配合標靶治療以增強療效。
- 免疫治療:對於一些陰性的乳癌,荷爾蒙治療配合化療,療效頗佳。
(資料來源: 癌症基金會)
*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8(2016年統計數據)
相關文章

【乳房問題和乳癌知多少】
十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你知道嗎?
香港女性的乳癌發病率持續上升,從1993年的1,152宗增至2016年的4,108宗。乳癌是香港婦女最常見癌症,位列香港婦女致命癌症第三位*,平均每15位香港婦女便有一位於一生中會有機會患上乳癌。藉著國際乳癌關注月,我們應該多關心身邊的女士們,幫助她們了解乳癌的風險、病徵和症狀。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