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你知】成日唔記得嘢究竟係「無記性」定係「認知障礙」?

作為都市人,日日都忙到「一頭煙」,自己都不時「唔記得嘢」。有的上班族下班後更要回家照顧長者,老人家健忘的情況甚至會令照顧者因為不清楚腦退化而令壓力百上加斤。

那麼,健忘是因為純粹「無記性」還是患上「認知障礙」?「無記性」到甚麼程度才需看醫生呢?

如何分辨「無記性」和「認知障礙」?

「無記性」可能是因為情緒壓抑、緊張焦慮,或是腦部曾受創傷而導致「大頭蝦」,做事「甩漏」。

「認知障礙」則廣泛地影響生活,例如表達或理解出現困難、大小便失去控制、自理及社交能力下降、忘記家人、住址和日常生活習慣、情緒或行為轉變、判斷力或運算能力減弱等。

輕度的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簡稱MCI),是一個腦退化的進程,顯著的腦退化徵狀或需要10年或以上才被會發現,如記憶力與組織力衰退,但又不至於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也可歸類為輕度的認知障礙。患者只是間中執行能力出現問題,家人很難發現其出現輕度的認知障礙徵狀,其自我照顧能力甚至還未被其記憶力衰退所影響,家人察覺不了也不足為奇。但別以為輕度的認知障礙便等於認知障礙,臨床研究顯示約三成的患者在確診輕度的認知障礙後積極求診,並同時作出適當的治療及配合,數年後情況沒有退化,有些人甚至有進步。

因此,大家不妨多留意家中的老人家,有沒有下列的徵狀:

  • 與同齡的長者比較,記憶力測試較遜
  • 開始經常抱怨「唔記得」、「無咩記性」等記憶力衰退的現象
  • 偶爾忘記約會
  • 情緒比以前波動

如有上述的情況,建議儘快帶他們接受專業檢查,以確定是否患上輕度認知障礙症。然而,患病的初期,普遍患者只有記憶出現較顯著的問題,一般人會認為這只屬正常老化的現象,而錯過接受診斷和治療的黃金期。

健忘究竟是「無記性」抑或已患上「認知障礙」

不同原因或階段的認知障礙症患者出現的症狀皆有所不同,根據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資料,歸納了正常老化的長者和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長者的分別,以便大家能及早治療:

認知障礙症徵兆及病徵正常老化的長者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長者
失去短期記憶,影響自我照顧能力 間中忘記了要做的工作,稍後或經提示後可以記起往往容易忘記一些近期發生的事,而且很難記起,彷彿事情從未發生
執行熟悉的工作亦感到困難煮食時不時會忘記落調味料 對烹調程序感到困惑,如減少菜式,未能有條理地處理食物或弄錯步驟等
語言表達或理解有困難 有時想不起適當的詞彙 起初難以表達和理解較抽象的詞彙,漸漸會連一些簡單的詞彙也受影響,或未能用適當的字句來表達,說話難以給他人理解,影響日常溝通
對人物、時間及方位感到混亂 不時忘記日期和約會 不能弄清楚日子及時間,在熟悉的地方迷路、不知道身處的位置、忘記到來的途徑或回家的方向
判斷力減弱 需要多一點時間處理複雜的問題,例如賬單對身邊發生的事情未能理解及作出正確的判斷,如當有火警發生時,患者會知道環境混亂及感到慌張,但卻未能判斷自己處於危險,不懂逃生
思考及運算出現困難 處理數目不清的賬項時,往往會使人懊惱,但通常經解釋後,會明白及理解 未能理解戶口簿上簡單賬目往來的意義,找贖也經常出錯
隨處亂放東西可能把物品隨處擺放,要靜心想想就能找回 會把東西放在不適當的地方,如把生果放在衣櫃內,亦會因忘記擺放位置而認為是被別人偷了
情緒及行為變得異常 偶然會有失落或心情不佳的時候,但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情緒起伏不定,較容易焦慮及發脾氣,控制情緒的能力減退
個性轉變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 部份患者會變得容易不安、變得多疑,對人或事變得冷淡及較少說話
失去做事的主動性 間中也會有對家庭、工作或社會感到厭倦的時候,但情況會好轉 往往會變得被動,甚至對自己以往喜歡做的事也失去興趣
資料來源: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如想知道診斷認知障礙症成因、診斷方法、治療方法等,可以瀏覽此網頁


關鍵字:#認知障礙症#老人痴呆症

(資料來源: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長者安居協會、Mayo Cli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