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柚一直被推崇為營養價值高、熱量低,含豐富膳食纖維的健康生果,但原來西柚可與多種藥物產生相互作用,輕則令藥效受影響,或者放大藥物的不良反應,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猝死等嚴重副作用。
事實上,柚子類水果(包括中秋應節水果「碌柚」) 為芸香科(Rutaceae)的植物,內含有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是其中一個與藥物產生相沖的元兇。而其他果汁,包括橙汁和蘋果汁,香豆素含量較微,不足以因此對藥物的效力造成影響。不過,也有研究指出這些果汁也可透過其他機制與藥物相沖。
食物與藥物相沖的原理
藥物在體內的四個過程:吸收、分佈、代謝、排泄。
每當藥物服到體內,藥效會受藥物吸收到血液和從血液中代謝和排泄的速度和分量影響:
- 吸收得愈多,血液內的藥物濃度自然也愈高;
- 清除得愈慢,在體內逗留的份量和時間亦會增加,直接影響著藥物在體內的效用。
對於大部份藥物,食物和藥物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些微改變並不太影響藥效。
但對於一些藥物,微小的劑量或血液濃度變化已可引起治療失敗或嚴重不良反應,當這些藥物受食物影響時, 便有機會引致嚴重後果。

食物如何影響藥物「吸收」?
當食物與藥物共同服用時,食物能透過不同機制增加、加快、減少或減慢藥物的吸收。
食物會影響腸胃的分泌、酸鹼值、腸道蠕動和血流,從而影響藥物在消化系統逗留的時間,直接影響吸收的份量和速度。
西柚含有香豆素 成部分藥物的剋星
細胞色素P450酶家族是其中一種在肝臟內參與藥物代謝的重要酶素, 而柚子類水果內含有香豆素(furanocoumarins), 會抑制細胞色素P450 3A4酶(CYP3A4),減慢藥物代謝,而增加體內濃度及令藥物留在體內時間增長,導致增加副作用的風險。
常見例子為鈣離子通道抑制劑類降血壓藥,如與柚子類一併服用, 就有可能令血壓下降幅度增加,血壓下降太快,會引致頭暈。
以往降血壓藥1日服多次,故有些說法為進食柚子類食物隔3小時才服藥,但新一代降血壓藥效長達1天, 每日只需服食1粒, 故此患者應盡量避免食柚子類食物。
西柚汁也可抑制腸道內的OATP1A2 運輸器,運輸系統受阻,令某些藥物減少吸收,藥效自然不如預期。西柚汁亦可加強肝酵素功效,使避孕藥加快代謝出體外,使藥效減低。
可能與西柚產生相互作用的藥物
與西柚汁產生相互作用的藥物範圍甚廣;例如:
- 心血管疾病常使用的降血壓藥、降膽固醇藥、心律不整、抗凝血劑華法林(Warfarin)等藥品
- 鎮靜安眠、抗癲癇、抗憂鬱藥物
- 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丸
- 止痛藥,如:吩坦尼止痛藥(Fentanyl)、氯胺酮(Ketamine)、可待因酮(Oxycodone)
- 抗生素及抗真菌藥,如:紅黴素(Erythromycin)、伯氨奎琳(Primaquine)、奎寧類(Quinine)
- 三環類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和氯米帕明
- 抗瘧疾藥物,如:奎寧
- 抗癌藥,標靶藥物如:克唑替尼(Crizotinib)、尼洛替尼(Nilotinib)、達沙替尼(Dasatinib)、依維莫司(Everolimus)等
- 抗排斥藥,如:環孢靈(Cyclosporin)、依維莫司(Everolimus)


這些與西柚汁有相互作用的多種藥物,大部分都是處方藥。
不過,口服避孕藥則多數為非處方藥,只有部分口服避孕藥是處方藥。
常見果汁亦可與藥物相沖 切勿以果汁服藥
另外,可能會與藥物產生相互作用的果汁,就有蘋果汁和橙汁。
這兩種果汁與藥物互相爭競被吸收,導致藥物被吸收入血的水平下降。

例子:
抗組織胺(如非索那定, 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 + 橙汁和蘋果汁 = 會令其吸收稍為下降。
紓緩過敏性鼻炎症狀用的藥劑製品的氯雷他,可在開放式的貨架銷售。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有患者於2008年正服食薄血藥華法林飲用蔓越橘汁後,導致胃出血死亡的個案,因果汁內的水楊酸化合物增加了華法林的出血藥效。
(參考資料:衞生署 藥物辦公室)
最後更新:15/09/2021
其他文章

【中秋應節食品 – 柚子】
中秋節飯後或品嚐月餅後,不少人會吃水果應節,尤其是果肉飽滿又多汁的柚子 (又名碌柚或沙田柚)。
柚子除了味道清甜外,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顯示,柚子的營養豐富,如維他命C、鉀質和纖維素等。但原來吃柚子也有學問,一起看看它的營養價值和食用注意事項吧!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