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Cataract

白內障是本港常見的眼疾,是眼睛內原本清澈透明的晶體慢慢霧化,開始變得混濁,令視力變得模糊,影響日常生活。嚴重的話,白內障可引致青光眼及虹膜炎,甚至在最壞的情況下,病人會完全失去視力。

白内障的成因

白內障的成因分有很多種,除少數先天因素外,大多是因為後天因素所致。

最普遍的是老年性白內障 (Senile Cataract),隨著年齡增加所致,較常發生於四、五十歲後的中老年人。水晶體因退化而逐漸硬化、混濁,最後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

如果病人患有一些眼疾,例如深近視 (600度以上)﹑患有虹膜炎、是長期病患 (如糖尿病﹑牛皮癬﹑濕疹等),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及長期曝曬於太陽的話,亦可能會較早患上白內障。

白內障的症狀

  • 視力模糊
  • 影像對白度變差
  • 對強光敏感、畏光
  • 所見景象顏色變得暗淡或偏黃
  • 出現眩光、影像重疊或灰點
  • 近視度數不穩定或突然加深
  • 晚上看燈光,見到光會散開,光點周圍會出現一圈光暈

白內障的治療

目前手術是醫治白內障唯一的方法。

最普遍是以微創進行白內障手術,過程一般只需 10 – 15分鐘,傷囗只有兩、三毫米,手術絕大部分情況下會以局部麻醉進行。若病人有特殊需要,也可安排入院作全身麻醉進行手術。

「超聲乳化晶體摘除手術」(Phacoemulsification) 是以超聲波震碎及吸除白內障, 然後再在晶體本來的位置,植入一片人工晶體。好處是傷口細小,而且一般都無需縫線。當手術完成,醫生確保傷口穩固,搽上眼藥膏,再遮蓋眼睛,通常可即日回家。

現今科技發達,病人亦可以考慮「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是以飛秒激光代替人手於超聲波晶體乳化白內障手術中的主要切割步驟 。好處是可提升手術效果及減低由人手切割引起之風險。不過,費用相對較昂貴,整體手術時間亦較長。

許多病人誤以為一旦患上白內障,便須馬上接受手術或白內障要等到熟透才可以做手術,然而這兩個講法都不正確的。事實上醫生會視乎白內障的位置,以及對視力影響的程度,才進一步決定動刀的時間。如果白內障沒有達致一個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理論上病人無需要立即進行手術,但仍須持續和眼科醫生溝通以監測病況。

白內障的預防

老年性白內障雖無法阻止,但可以由調整生活習慣與眼睛保養開始,延緩其惡化的速度。

  • 避免強光及紫外線,戶外活動時可佩帶一副能有效阻擋紫外光的太陽眼鏡
  • 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可能誘發白內障,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例如不吸煙、不酗酒、注意飲食、作息定時
  • 避免使眼睛過度疲勞,要讓眼睛有充足休息
  • 多吃深綠色蔬菜、蔬果,攝取富含抗氧化維他命A、C、E、B雜的食物

(參考資料:香港中文大學眼科中心)


相關醫療專題

【弱視】
兒童在視力發育期的時間,眼睛基於某些原因不能提供一個清晰的影像,以刺激腦部視力區域的發展,又或是那個清晰影像因某些原因而被抑制,都會形成弱視。弱視是因為腦部視力區域發展不成熟而引起的,並不是眼睛結構的問題。
→ 繼續閱讀


【斜視】
正常的人看東西時,兩隻眼睛的視軸是平行的,雙眼會望向同一方向。斜視的患者看東西時,雙眼的視軸並不平行,一隻眼珠注視著目標,但另一隻眼珠則望向其他方向,視線因此偏離了目標。不正常的眼珠可能向內、外、上或下傾斜。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