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女士是一名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手術過後她需要進行輔助化療以減低復發風險,原本她計劃上個月到我的診所來開展化療,但新冠疫情第四波來襲,使她不敢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近來疫情稍為緩和她才過來進行化療,現在距離她手術已經是兩個多月的時間。
新冠肺炎疫情使很多病人延誤了應有的治療。像張女士這個例子,她患的三陰性乳癌是一種很容易復發的類型,手術過後很多時是需要配合化療去清除一些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否則乳癌很容易會復發,而開展化療的時間是對整體病情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2018年發表的一項回顧性研究,分析在不同時間接受化療的三陰性乳癌患者, 與其復發率和總體存活率的關係。總共600多名一期至三期的三陰性乳癌患者,根據手術後接受化療的時間分為4組, 包括術後30日內,31至60日、61至90日、多於90日後,結果發現乳癌復發的風險和整體生存率在不同組別有顯著差異。
研究發現在手術後30日內進行化療的一組,癌症復發風險最低和生存率最高;相反,術後開展化療的日子越遲,復發率則越高,整體生存率也越來越低。而術後90日後才展開化療相比術後30日內展開化療的人群,復發風險大增1.4倍,10年的生存概率也低了近20%。由此可見,延遲術後化療對整體的病情是有很負面的影響。
雖然張女士的化療是稍為拖延了一點,她現在進行化療比起不做還是要好些,畢竟,”遲到比不到要好”。

吳劍邦醫生
內科腫瘤專科
其它文章分享

乳癌 (Breast Cancer)
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佈的數字,約每四名患癌女性中,就有一名是乳癌患者,平均每 15位香港婦女便有一位於一生中會有機會患上乳癌。
乳癌位列香港婦女致命癌症第三位 。
→ 繼續閱讀

【乳房問題和乳癌知多少】
十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你知道嗎?
香港女性的乳癌發病率持續上升,從1993年的1,152宗增至2016年的4,108宗。乳癌是香港婦女最常見癌症,位列香港婦女致命癌症第三位*,平均每15位香港婦女便有一位於一生中會有機會患上乳癌。藉著國際乳癌關注月,我們應該多關心身邊的女士們,幫助她們了解乳癌的風險、病徵和症狀。
→ 繼續閱讀

【醫家解碼】乳癌患者及家屬要測試遺傳基因嗎?
不少乳癌患者都會問我同一個問題:「我應該接受遺傳基因測試嗎?因為擔心這個病會影響家人。」而我通常都會回答 –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接受測試。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