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又稱重肌無力症,是一種自身免疫力失調的神經肌肉疾病。患者身體製造抗體,攻擊神經線與肌肉之間的接洽位置,阻礙神經線傳送至肌肉的訊號,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肉無力。重症肌無力最常會影響眼部、臉部及吞嚥相關的肌肉。會造成復視、眼瞼下垂、說話困難及行走困難等症狀。重症肌無力可能會突然發生。患者多半有胸腺過大或是胸腺瘤的情形。

重症肌無力的特性

上午發病的症狀較輕微,但隨時間越加嚴重,在黃昏及晚上更明顯。病況會時好時壞,經休息/服用藥物治療後症狀會暫時減輕或消失,主要因為當肌肉重複收縮時,肌肉衰弱會加劇。很多患者知道自己患上病後會感到不安,但現時醫學界對診斷及治療這個病的成效相當好,只要找出問題及接受適當的治療,病情便能受控制,減低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響。
重症肌無力的症狀
重症肌無力的症狀是容易疲勞,肌肉會在活動期間逐漸變得軟弱,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便能恢復。肌肉能夠控制眼皮及眼球的活動,及面部表情、脖子和肢體運動,咀嚼及吞嚥、清楚的發音/談話及控制呼吸的肌肉都是特別容易受影響。定期的身體檢查能保持身體於正常的狀態。
人類的免疫系統的紊亂起源可能是突然的,但紊亂的症狀通常是斷斷續續的。由於症狀的微妙或易變,會引致延遲診斷。 在許多個案中,首先患者注意到的症狀是眼皮肌肉容易疲勞和軟弱。另外,吞嚥困難和言語不清也可能是最初徵兆。在不同的病人中肌肉無力的程度有著很大的差異,範圍能從局部的形式縮窄至眼部的肌肉(視覺的重肌無力症),到局部嚴重症狀或許多肌肉 – 有時包括控制呼吸的肌肉也會受到影響。這些症狀的類型和嚴重性變化,可能包括不對稱的眼皮下垂(一隻或雙眼的眼皮下垂)、複視(雙眼看到重影)。由於肌肉無力控制眼球移動,頸部、手臂、手指、手部、腿部的關係,會引致呼吸短暫而急促、斷續的講話、吞嚥困難、在面部表情上只有一個變化、說話經常出現鼻音不穩定或步履不穩的步態。

如何確診患上重症肌無力?
沒有單一確診方法,一般經由腦神經專科醫生診斷
- 病症的臨床檢查
- 血液抗體測試
- 神經線的電導測試 (肌電圖)
- 醫生會要求所有確診患者進行電腦掃描檢查胸腺,因重肌同胸腺瘤/胸腺增生有連帶關係, 透過電腦掃描檢查患者有否胸腺問題,因部份胸腺瘤是惡性瘤,需要立即切除。
如何治療重症肌無力?
- 口服藥物 – Mastinon (大力丸)
提升神經線與肌肉之間的傳遞效率,回復正常的肌肉收縮,令患者肌肉變得有力。 - 免疫治療
當中包括類固醇、抗癌藥物及丙種球蛋白注射,部份抑壓免疫系統幫助控制病情。 - 手術治療 (合適部份的患者)
嚴重的年輕患者,特別患有胸腺瘤/胸腺增生的患者。會以開胸/微創手術將胸腺切除。

哪些高危群會患上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會在不同的種族、性別中發生,它通常會發生在40歲以下的女性和 50-70歲的老年人身上,但其實所有年齡階層的人都可能患上此病。年輕的病人通常不會有胸腺瘤。 在美國,每100,000人中就有20個人罹患此症,年齡介乎20至40歲、有家族病史、服食「滿克特 (Metalcaptase)」(D-penicillamine),或者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病症的人會有較高的機會率患上重症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