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屬於醫學專科,是提供優質基層醫療服務的一門醫學專科。 當病人尋求醫療或保健護理服務時,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通常是他們首個接觸點。 家庭醫學的專科醫生著重對病人持續的照顧,並與其建立長遠關係,讓病人得到全面醫療服務,提供各種醫療問題的一站式處理,不但對症下藥,也會以人為本,從病人的角度著想,真正了解病人的需要。家庭醫生診症同時,亦會考慮其生活和人際關係的影響,例如病人的家庭結構、家族病史、工作、信仰和社交等,以增強疾病管理效果。家庭醫生具備專業的溝通和協調技巧,擅長留意病人可能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預防和預測性的醫療建議,並保存適當的醫療記錄,於有需要時聯繫相關的專科或相關的專職醫療人員,大大提高臨床成效。 較常見的例子如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需要改變生活方式或同時患上精神健康疾病時,他們特別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家庭醫生的專業經驗正正能夠為病人與家庭在治療上的不同階段提供適切的支援,協助病人及家人渡過難關。 以下為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的常見服務: 醫家專科治療的疾病不限於上列。接受任何治療前,歡迎諮詢我們專業的醫護人員。 關鍵字:#腸胃不適,#傷風,#流感
究竟典樣樣分傷風、流感、新冠呀?!😵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覆,加上近日天氣漸轉清涼,如果發現自己出現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症狀時,究竟要懷疑自己是否已「中招」,還是患上了流感,或只是普通傷風感冒呢? 衞生防護中心最近表示,新冠肺炎確診宗數未有明顯上升趨勢,但沒有進一步下跌,顯示疫情已進入平台期。疫情揮之不去,大家還未能除罩相見,但最近已有專家警告,被遺忘的流感將會隨著冬季來襲,因香港過去兩個寒冬,不少人因疫情而減少聚會、外遊,加上一連串的社交距離措施,外出時又要戴口罩、勤潔手,因此流感個案減少,對流感抵抗力也隨之降低,故或較易出現嚴重個案。 再者,日漸增加的證據顯示,香港衞生防護中心稱同時患上流感與2019冠狀病毒病的患者會有較大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和死亡。加上世界各地流感亦出現活躍情況,在公布「0+3」後大家陸陸續續恢復到海外旅行,所以患上流感的機會或會上升。 傷風 (Cold)症狀 引起普通傷風感冒的常見病原體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症狀包括流鼻水、咳嗽、喉嚨痛。 患者只要休息充足,大概一星期可自行康復,患病期間仍能應付一些較需體力的日常活動。 流感 (Influenza)症狀 引致流感(即:季節性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主要為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 流感一般比傷風感冒較嚴重,病徵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頭痛;更有機會出現嘔吐和腹瀉等。咳嗽多是較嚴重和持續較長時間,但發燒和其他病徵一般都會在五至七天內自行退去。老人家、長期病患者,一旦染上流感,可能會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等併發症,甚至死亡,不容忽視。 新冠肺炎 (Covid-19)症狀 新冠肺炎是由一種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 新冠肺炎症狀很多。最常見病徵包括發燒、乾咳及感到疲倦,與傷風感冒、流感很相似。其他病徵有喉嚨痛、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喪失味覺或嗅覺、鼻塞、結膜炎、皮疹、噁心或嘔吐、腹瀉、發冷或暈眩。有些患者症狀輕微,甚至不明顯,有些卻可能出現嚴重的徵狀,如呼吸困難、胸口痛或精神混亂等,因此絕對不能忽視。 上述三類感染的症狀和傳播途徑類似,皆是由飛沫或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染病。一般人很難推斷其感染源頭,因此不宜自行判斷病情,無論如何最好儘快求醫及接受測試,以對症下藥。 關鍵字 : #流感, #傷風 , #新冠肺炎 (參考資料:衞生防護中心) 最後更新:27/10/2022 【港·疫情】近八成新冠康復者 現「長新冠」後遺症近日本港每天都有過萬宗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據香港政府防疫專家估算,香港可能至少有20%的人口染疫!患者除了帶病期間可能會出現各種病徵,原來就算檢測轉為陰性後仍不代表完全「康復」。有研究顯示,超過75%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長新冠」,症狀更可能會持續6個多月,大家切勿掉以輕心!→ 繼續閱讀 【港·你知】量血壓8大NG根據本港衞生署的現有數據顯示,15-84歲人士從自述或在身體檢查時量度發現患有高血壓的總患病率為27.7% ( 女性為25.5%,男性則為 30.1% ),其中47.5% 在人口健康調查前未被確診患有高血壓。有些人每天都會量血壓,但是方法用錯了,忽高忽底的數值老是自己在嚇自己。量血壓的時候,大家又有沒有跟從正確的方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