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兩年,來到第五波的疫情爆發,Omicron變種病毒廣泛傳播,除了成人,兒童的感染個案亦飆升,不少個案更是於短時間內轉為重症,實在令人擔心!
Omicron變種病毒對兒童的影響比較明顯,專家提醒家長要保護好孩子。兒童確診新冠肺炎有機會引起併發症,康復後亦有機會出現一些後遺症,可能會持續影響他們的健康。
兒科醫生指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兒童主要病徵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發熱發冷、作悶、嘔吐、腹瀉、四肢乏力和頭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其他變異病毒株都有機會影響患者的下呼吸道,從而出現呼吸困難如氣促的徵狀,嚴重會引起併發症如肺炎或其他身體器官的感染。
其中,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約2至6周內,有機會引起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有機會出現在3至10歲的兒童身上。

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雖然兒童患嚴重或危殆新冠病毒病的風險較低,但也有一些同時患有多系統炎症的兒童需要住院和重症監護。
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MIS-C)是一種可導致身體不同部位發炎的疾病,包括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腸胃器官。MIS-C 的情況可能非常嚴重,甚至會致命。
香港大學醫學院聯同瑪麗醫院等早前曾進行的個案研究亦顯示,確診新冠病毒的兒童康復後或出現「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的情況。發現曾有染疫的10歲男童,康復後約兩周出現右頸淋巴腫脹、持續發高燒、紅眼、嘴唇乾裂及「草莓舌」等症狀,需要再次入院,情況類似急性系統性血管炎「川崎症」,不過由於男童已經在超過一個月前受感染,因此最終診斷為「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
MIS-C 的特殊病徵,除了持續發燒,更會加上以下多項:
- 腹痛
- 眼部充血
- 腹瀉
- 頭暈或頭昏(低血壓的表現)
- 皮疹
- 嘔吐
並非所有兒童都會出現相同症狀,如出現類似症狀,請立即求醫。嚴重情況或需進入加護病房,MIS-C甚至可以引起器官失調或退化的情況。
研究人員指,雖然MIS-C症狀較少發生在東亞地區的病人身上,但非東亞地區的確診病童,就需多加留意,並提醒醫護人員及家長要留意染疫兒童康復後有否出現上述情況,讓他們適時求醫。
(資料來源: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
相關文章
返回醫家樂童主頁

【小朋友發燒可否食必理痛?】
近日,新冠疫情嚴峻,不少確診者都要居家隔離檢疫,專家指輕度症狀者可以透過食必理痛或傷風感冒藥等來紓緩症狀。但如果小朋友不幸染疫,這些成藥又是否適合他們服用呢?
→ 繼續閱讀

【孩子發燒要如何護理?】
孩子發燒,不少父母都會較為緊張,這是正常的。不過,發燒是差不多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必會經歷的。除了一些很罕有的病例外,一般的「發燒」其實只是病徵的一種,因此家長應關注引起發燒的疾病,而不只是擔心體溫的高低。
→ 繼續閱讀
2 thoughts on “兒童新冠後遺症 MIS-C 可致器官衰竭”
Comments are closed.